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工智能 » 正文

AI在法律工作中应扮演辅助而非主导角色

IP属地 北京 编辑:唐云泽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4-09-01 07:11:13

8月30日下午,以“人工智能AI对法律服务业的挑战和机遇”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法治论坛在广州举办。有法律专家认为,“未来会用AI的律师会取代不会用AI的律师”。广州互联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法官林北征介绍,目前AI可以进行案件信息智能检索、法庭审判中高效转录、裁判文书辅助生成、相似案例检索等。在数据收集、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个人隐私泄露风险,需要通过数据脱敏处理和加密技术应用来保护个人隐私。

法律服务和司法审判领域实际上早就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如当前广泛使用的电子送达、类案检索、庭审语音识别、庭审直播等系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人工智能的影子。那么,人工智能是否就能取代人工在法律服务和司法审判领域的地位呢?可以肯定地说,在现有经济社会背景下,答案是否定的。

一般而言,在AI应用较为深度的领域,往往只需要重复刻板简单的劳动即可完成,并无太多技术含量。如工厂流水线上生产零部件时,工人的差错率较高,而AI的差错率较低且可长时间作业。再如拨打推销电话时,人工客服要应对不同客户的刁难,人工智能只需要将提前录制好的语音直接向受话者输出即可,根本无需考虑接听者的感受。

然而,法律领域却并非那么简单。众所周知,法律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和关系。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是有七情六欲和复杂思维的个体。同时,正像俗语所说的那样“人多的地方就有江湖”,两个以上的人在交往时就会发生矛盾和纠纷,并可能诉诸法律。且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必然要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潮流,考虑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和部分地区的风土人情。

种种因素决定了,调整人与人之间利益的法律领域并非像流水线作业那么简单,必须顾及方方面面。正所谓,每个纠纷都有不同的特点,处于纠纷漩涡中每个人的诉求和性格又各不相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诉求和个人。因此,人们遇见纠纷时,最优选项还是寻找现实中的律师为其答疑解惑、提供服务,不会单纯地寻找AI解答,用AI生成一份文书就加以使用。律师在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时,必须考虑委托人的具体诉求并提供相应的解答和服务,要是不加思考,照抄AI生成的法律文书,肯定无法满足委托人需求。

尤其是,作为评断是非、裁决输赢的法官,更不能仅仅依靠AI生成法律文书送达给当事人。其在调纠解纷过程中,势必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性格特点、文化水平和社会阅历释法明理,并切实地考虑到每个纠纷中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进而得出最为公平的裁判。要是只靠AI来裁决是非,必然是冷冰冰的、毫无人情味的裁判,这样的裁判可能会因为脱离实际而引发更大的矛盾,甚至因为悖逆常识和常情而出现颠覆性错误,闹出天大笑话。

因而,理当秉持AI为人类服务,而非主导人类的原则处理法律领域的问题。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到司法活动笔录自动生成、语音自动识别转化、证据归类与审查、大数据检索、法律法规推送、类案生成、辅助制作法律文书、智能文书纠错、电子卷宗自动归档等提高效率方面。并通过提高效率解放更多人力,用于具体地与当事人沟通协调,解开当事人发生纠纷的心结。进而精准适用裁判依据,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同案同判,提升裁判质量,做到定分止争。

文l史洪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