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上市公司 » 正文

华熙生物上半年财报亮点:合成生物技术驱动原料版图扩张

IP属地 北京 编辑:唐云泽 央广网 时间:2024-08-28 17:57:04

8月23日,华熙生物发布2024年1月至6月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8.11亿元。原料及医疗终端两大核心业务均实现亮眼的业绩增长。

作为华熙生物的深度和根基,原料表现稳健,收入达6.30亿元,同比增长11.02%;得益于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深化,公司出口原料销售收入达到3.28亿元,同比增长19.30%。同时,原料业务(不含弗思特)整体毛利率为70.71%,较上年提升0.51个百分点,其中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为87.54%,仍保持稳定且居于行业较高水平,充分显示了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产品结构方面,华熙生物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底层研发,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报告期内,透明质酸创新产品及其他生物活性物销售占比超过15%,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还有效降低了单一原料市场波动、供应链风险以及创新局限性可能给业务带来的波动,从而构建了更加稳健和健康的业务模式。

合成生物战略布局落地,提升新原料研发效率

根据麦肯锡预测,未来全球经济活动中,60%的物质产品可以由生物技术生产。在原料领域,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曾提出,“合成生物技术为原料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将绿色制造提升到新高度。”

合成生物技术在原料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变革潜能,它颠覆了传统生产方式,替代原来的石化基来源及动植物提取法。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原料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生产现有技术难以生产的原料,挖掘新性能原料,实现原料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作为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公司,华熙生物原料业务的增长离不开其在合成生物学赛道的持续深耕。公司高度关注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和天然活性化合物6大类生物活性物,积极布局新原料的研发,不断扩展生物活性物矩阵,从而开辟新的市场机会。

报告期内,华熙生物积极引进AI和机器学习技术,结合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实现菌株设计、构建和性状筛选、数据分析和生物系统建模、下游工艺开发优化的高效运转,以此提高项目开发转化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借助AI设计预测平台,进行机理研究与靶点预测,并结合高效、可靠、多样化的细胞模型、皮肤模型等应用机理研究平台,为新型生物活性物设计开发、功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前沿的技术支持。

目前,华熙生物进行原料及合成生物研发项目95个。研发成果及进展包括:第一,6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完成上市;第二,注射级非动物源软骨素钠、医疗器械级重组胶原蛋白、医药级小分子HA、无菌HA、UltraHA-hybrid透明质酸钠等已完成试产;第三,透明质酸HybloomTM极光原料、HA衍生物blackwidow、HA衍生物Ultron、透明质酸镁、啤特果发酵滤液、医药级速溶HA等已完成中试;第四,公司应用机理研发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挖掘物质并预测其应用场景,专注于具体活性物质的机理研究和靶点预测,进一步增强对活性物质应用的研究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透明质酸创新产品及其他生物活性物销售占比提升,标志着华熙生物正在从“透明质酸龙头”向着产品多元化、应用场景多样化的道路稳步前进。

全球最大中试平台,加速新原料产业化进程

从研发到新原料落地,确实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大规模量产是最为核心的一环。实验室中的发酵罐容量可能仅为20升,然而,在实际生产车间中,发酵罐的容量却能达到吨级。

这意味着实验室中适合菌种生长的温度和pH值,在真实的大规模生产环境中难以快速且精准的达到。这并非一个新问题。以行业巨头Amyris为例,在早期尝试生产生物燃料时,Amyris在巴西投资工厂,因为规模化生产的问题遗憾退场。

为了有效应对大规模生产的挑战,引入中试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中试,是指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目的是模拟实际生产环境,测试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路线等是否可行。通过对工艺的验证和测试,不断发掘出潜在的问题,进而减少生产阶段因问题产生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并且对工艺路线不断优化。

中试平台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的建设。

华熙生物自2018年启动中试成果转化中心建设,2021年护肤品及食品级中试成果转化车间投产使用,2024年6月医药级中试成果转化车间竣工投产,代表着整个中试成果转化中心全面建成。该中心建筑面积30000 平方米,拥有64条中试生产线,可承接医药级、护肤品级、食品级等多种生物活性物原料产品的中试及小规模商业化生产,堪称全球最大的中试成果转化平台。

除规模巨大外,华熙生物的中试转化平台具有两大创新特点:“平台化”和“柔性化”。“平台化”特性体现在从“菌种培养到终端产品”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的深度支持,能够为众多物质提供中试解决方案,从而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进程;“柔性化”则体现在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抽屉式灵活组装,适用于不同性质、不同工艺的流程切换,实现多产品、多流程、多形态及多单元间高效转换和生产。该设计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更提升了生产的应变能力,充分满足研发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华熙生物的中试转化平台大大加速了其新原料的落地速度。财报显示,继2023年推出9款生物活性原料新品后,华熙生物2024年上半年又成功上新了枯草菌脂肽钠、N-乙酰神经氨酸、PQQ、重组III型胶原蛋白、新型乙酰化透明质酸钠、进阶型关节修复透明质酸钠6款新原料产品。这些新原料涵盖了促进有效成分渗透、真皮再生、抗氧化、抗衰老、保湿、抗皱、淡化细纹、改善关节疼痛、改善认知、提升能量等多种功效,在化妆品、食品、医美、医药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新原料的上市,不仅丰富了华熙生物的产品线,更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应用原料矩阵,打造解决方案,驱动销售持续增长

纵观全球,国际市场中许多上百年的大原料公司都是从单一物质起家,在积累一定客户群后,他们一方面会横向拓展应用领域,另一方面也会帮助客户推动创新前行的步伐,华熙生物也已步入这个重要节点。“如果你手里只有锤子,那看什么都是钉子”。与仅专注于一两种原料的公司相比,拥有丰富的原料种类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需求。

华熙生物依托生物发酵技术平台及产业化优势,开发出以透明质酸为核心的一系列生物活性物产品,主要应用到医药材料、护理品、营养与健康和创新业务领域。其中,透明质酸包括医药级、化妆品级和食品级一共200多个规格的产品。其他生物活性物产品包括γ-氨基丁酸、聚谷氨酸钠、依克多因、麦角硫因、蛹虫草发酵滤液、纳豆提取液、糙米发酵滤液、微美态系列、微真、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PDRN、脂肽、PQQ等。丰富的原料储备是华熙生物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技术服务和应用方案,满足各种定制化需求的基础。

财报显示,护理品原料业务得益于解决方案业务不断完善,保持增长势头,根据已有物质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在合作客户数量和合作深度上均实现提升,推动销售增长;医药材料原料业务从单一物质销售模式,不断转型至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物质组合和服务组合销售模式;营养与健康原料业务秉持全球化发展战略,通过自主研发与战略横向合作两种方式,丰富产品矩阵,报告期收入同比增长45.60%。

结语:

如今,华熙生物并不只有透明质酸这一张王牌。在六大研发平台的加持下,多种新原料将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扩展生物活性物矩阵,加强应用与机理研究,推动原料应用的多元化发展,让华熙生物在透明质酸之外,有了打造下一个“爆款”的信心。

安信证券认为,长期看,华熙生物作为合成生物学平台型公司研发能力突出,成分储备丰富,有望打造除玻尿酸外的下一个爆款成分,从而推出围绕成分的一系列产品;华福证券则认为,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将帮助华熙生物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目前,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已在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稳定的经直销网络并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作为多家国际知名医药、个人护理品、保健食品公司的长期战略伙伴,公司已累积超过4000家全球客户,包括医药、医美、化妆品、食品等企业。

未来,随着合成生物应用领域持续扩大,合作客户数量及深度提升,华熙生物的领先优势将愈发凸显。华熙生物坚持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发展逻辑,预期投入将在未来数年持续带来市场回报,进一步巩固华熙生物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