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分析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李娜 金融界 时间:2024-08-23 12:20:06

作者:联洲信评

前言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产销量和出口量的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对GDP的贡献日益显著。该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包含上游原材料企业、中游三电系统企业、中游电池厂企业、下游新能源整车厂企业、其他重要部件企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减少了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节能、环保的方向转型升级。这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乃至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跻身全球产业竞争的前沿。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方面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保障、产业升级和低碳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其在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公司有责任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推动ESG的发展。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公司愈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将ESG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ESG实践的效果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披露了ESG相关报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的ESG水平。

ESG评级结果分析

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通过对企业官网及巨潮资讯网等来源披露的ESG相关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截至2024年6月1日,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61家,披露比例为35.37%,ESG披露水平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UCCR)ESG专项小组以此为样本,结合联洲信评ESG评级模型及标准,对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的ESG绩效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ESG信息仍以自愿披露为主,缺乏规范格式,部分公司披露的ESG相关数据不完整,降低ESG相关议题讨论的可比性。以下评级结果是以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和2023年度公司年报等公开信息为数据来源,评级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联洲信评不对评级报告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评级结果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依据,仅作为基本参考。

总体评级结果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次被评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61家上市公司中,获得AAA评级的公司数量为0,获得AA评级的公司有3家,获得A评级的公司有4家。ESG评级结果主要分布在BBB级,共有31家,占比为50.82%;获评BB级和B级的公司各有11家,占比均为18.03%;获得CCC 的仅有1家,占比为1.64%;获得CC及以下评级的公司数量为0。可以看出,被评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61家上市公司中,总体的ESG实践绩效较好。

总体分数分析

通过分析图3可以看出,整体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ESG得分均值较高,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ESG发展水平较高。但在各具体议题上的治理水平仍有缺失:部分公司对ESG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ESG建设上的投入还有不足;部分公司意识到ESG建设的重要性,在经营中关注ESG,追求可持续发展,但实践效果还不够理想;有些公司在实践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信息披露相对薄弱、各议题间治理水平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公司,未来还需要不断践行ESG理念,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61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的ESG得分情况,ESG总分的中位数为61.87,上四分位数为67.06,下四分位数为54.25,四分位差为12.81。而E(环境)、S(社会)、G(公司治理)这三个子类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30.28、66.46、83.06,G(公司治理)的中位数最高,而E(环境)的中位数最低。61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中,离散程度最高的是E(环境),四分位差为17.65,最低的是G(公司治理)子项,四分位差为7.00。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 G(公司治理)方面的治理水平整体比较完善,在S(社会)方面的建设较好,公司间治理水平差异较小,在E(环境)方面的建设和治理水平总体一般。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应更加关注E(环境)和S(社会)的建设,提高ESG建设的整体效果。

按省份分布评级结果分析

61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按省份分布情况分析,新能源汽车先发地区华东、华南的ESG表现较好。而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后发地区的ESG评级结果较低。这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地区的相关上市公司数量更多,也更加重视对ESG的建设;而产业链弱势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对ESG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也还不够深刻,推动ESG实践的力度还不够,ESG的表现有待提高。

按公司规模评级结果分析

根据公司规模分析,61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中,大型公司在各项评级中均有较高的占比。在61家公司中,大型公司有57家,占比高达93.44%;中型公司4家,占比6.56%;没有小型公司。其中,评级为AA级、A级和BBB级的公司中,大型公司占比均为100.00%,级别在BB级的公司中,大型公司占比为90.91%,中型公司的占比为9.09%;级别为B级的公司中,大型公司占比72.73%,中型公司占比27.27%;级别在CCC级的公司中,大型公司占比为100.00%。这表明,大型公司由于在管理理念以及资源投入方面的优势,ESG的整体治理水平比中小型公司的治理水平高。

按公司性质评级结果分析

从公司性质分析,61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中,民营企业在多数评级中有较高的数量占比,而外资企业则仅有三家。在61家公司中,民营企业有47家,占比为77.05%。评级为AA级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33.33%,民营企业的占比为66.67%;评级结果为A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25.00%,民营企业的占比为75.00%;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16.13%,民营企业的占比为77.42%,外资企业的占比为6.45%;级别在BB级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9.09%,民营企业的占比为90.91%;级别为B级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27.27%,民营企业的占比为63.64%,外资企业的占比为9.09%;级别在CCC级的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为100.00%。整体上,民营企业ESG表现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好,主要体现在高ESG治理水平的公司数量占比较多,这表明随着这几年政府加强ESG建设的规范和引导,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内部ESG建设,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中流砥柱,行动意愿更高,执行力更强,ESG治理的披露水平和建设效果也更好。

总结

目前,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的ESG表现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中发布ESG报告的多为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总体上ESG表现较好,各公司间ESG治理的水平的差距较小,大部分公司的评级结果为BBB,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ESG综合管理水平较高,但未来还需要加强在E(环境)议题的相关投入,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

附表:联洲信评ESG评级结果释义

评级等级

评级分数

评级结果

释义

AAA

90-100(含)

极好

企业ESG综合管理水平极好,过去一年没有出现过ESG负面事件,表现稳健。

AA

80-90(含)

很好

企业ESG综合管理水平很好,过去一年仅出现个别轻微负面事件,表现稳定。

A

70-80(含)

企业ESG综合管理水平好,过去一年出现少量轻微负面事件,表现好。

BBB

60-70(含)

较好

企业ESG综合管理水平较好,过去一年出现一些轻微负面事件,整体ESG风险较低。

BB

50-60(含)

中等

企业ESG综合管理水平中等,过去一年出现过个别较严重负面事件,但尚未构成系统性风险。

B

40-50(含)

较弱

企业ESG综合管理水平较弱,过去一年出现过少数较严重负面事件,整体ESG风险低。

CCC

30-40(含)

较差

企业ESG综合管理水平较差,过去一年出现过一些较严重负面事件,整体ESG风险较高。

CC

20-30(含)

企业ESG综合管理水平差,过去一年出现过较多较严重负面事件,整体ESG风险高。

C

20(含)分以下

极差

企业近期出现了重大的ESG负面事件,对企业有重大的负面影响,已暴露出极高的ESG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