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机器人商用提速 数字人才需求旺盛

IP属地 北京 编辑:王婷 北京商报 时间:2024-08-23 08:29:00

8月22日,记者从正在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获悉,随着机器人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应用边界不断拓展,也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的新明珠。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总收入超200亿元,企业数量超400家。

机器人广阔的市场赛道,让大量数字化、智能化岗位不断涌现。据德勤中国公司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我国数字化综合人才总体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

近日,2024年新质生产力与数智化教育教学创新高峰论坛暨全国3D大赛“龙鼎奖”颁奖盛典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幕。国内业界权威专家、高校专家学者代表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数字人才”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全国3D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数字经济权威专家吴忠泽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紧紧抓住技术升级的风口,深化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勇当新质生产力创始人,开启科技创新赋能,打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先进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爆发式的增长,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有些影响还不好估量。尤其虚拟现实技术、3D/XR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使教育教学的应用场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了,对教师带来挑战,特别是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教育发展理念下,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数字时代下,转变角色、作出贡献。”全国3D大赛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总裁判长、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沈旭昆认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学与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双寿则表示,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新型劳动者。智能制造要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智能制造的发展目前离智能化还有距离。教育要面向未来,高等工程实践教学需要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

对于如何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的有效衔接,促成人才和企业间的“双向奔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部部长钱政表示,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要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培养模式的创新(本博贯通)、二是培养条件的搭建(科教平台),能够支撑高端人才培养能力的模式探索。北航在面对人工智能的时代大潮之前,已实现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数字化,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记者 金朝力 实习记者 王蔓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