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水底下的云

IP属地 北京 编辑:刘敏 钛媒体APP 时间:2024-08-14 20:13:21

文 | 脑极体

曾几何时,UDC水下数据中心,就像《流浪地球2》泡在水里的根服务器,是一个只存在于科幻电影、猎奇新闻中,或者是海外顶尖科研机构用来“炫技”的“黑科技”。

如今,UDC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并且正在加速。

今年7月我去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一家中国计算厂商的展台“C位”,看到了一台泡在水中、正在运行的电脑。

原来,该企业研发的特殊液体,能够与电路板兼容,而且不会腐化电路。依托相关材料打造的液冷服务器,可以抵御电子元器件的天敌——“水”,让水下数据中心成为可能。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该企业已经与苏州达成合作,正在湖中部署水下数据中心。一是可以作为当地“新质生产力”的标杆项目,展现在智能计算方面的区域实力;二是有特别好的节能减排降耗效果,可以为当地一些AI企业和应用提供绿色算力。

那怎么才能用到水底的算力呢?答案是,云。

从云上获取AI算力,凭借天然的成本优势、灵活租用的弹性优势,成为AI 初创企业的首选。建设更节能、更绿色、成本更低的“云”, UDC水下数据中心也走进了云计算厂商的视野。

2014年微软首次提出了水下数据中心概念,希望为沿海人口提供高速云服务。2018 年微软正式将 855 台服务器沉到海里,与Azure 云进行对比。我国目前也有海底数据中心,核心业务就是算力服务,以及跟腾讯、阿里等云厂家的大批量直接合作,为它们提供更具成本优势的云端算力。

本文就来聊一聊,水底下的云,到底怎么把算力价格“打下来”?

第一刀:砍向电费

“AI的尽头是电力”。大模型的参数量达到万亿级别,驱动着智算中心的组网规模向五万卡,甚至是十万卡级演进。而一个十万卡集群,可能耗尽一个城市的电量。为了供养AI大模型,全城人都不能开空调、看电视,这未免也太赛博朋克了。

不仅我们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云厂商也不愿意。有调研显示,水电费支出占到了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50%以上,而智算中心GPU的密度进一步增加,电量负荷会倍数增长,直接导致云厂商的成本激增。

为了减少电费,云厂商们可谓是想尽了办法。

有人把数据中心放到了乌兰察布、青海,有人放到了湖边(阿里巴巴千岛湖数据中心),有人放进了山洞(腾讯、华为),有人直接搬去了北极圈(Facebook Node Pole 数据中心、芬兰哈米纳港Google数据中心),还有人放到了海上(Google海上漂浮数据中心)、海底(微软Project Natick数据中心)。

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减少依靠空调等电力设备降温的风冷,多靠自然环境中的空气或水,进行自然冷却。

而这些自然冷却方案中,水底下的云无疑是最有“减电”竞争力的。

显然,相比陆地数据中心,水下环境的复杂度更高,布线、维护更为麻烦,而且服务器本来就怕水,对水下数据中心的防水、防腐性能挑战更大,为什么还能成为一种选择?

水下数据中心的成本“第一刀”,就把自然冷却效果打到了“地板价”。

作为冷却效果最极致的解决方案,水下数据中心直接利用了水体的低温特性,比其他物质(如空气冷却、风力冷却)吸收更多热量,大幅减少了额外的冷却需求。

同时,由于水下环境本身就提供了有效的冷却,因此可以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和能耗。

可以说,利用水流带走热量,水下数据中心节能降耗的成本优势最为显著。

第二刀:砍向地价

在陆地上建数据中心,自然要占用土地空间,除了土地成本之外,一些天然气温较低的寒冷内陆城市和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一般也没有沿海地区发达,比如北极圈,导致TCO总体拥有成本上升。

尤其是随着超万卡集群的到来,对陆地上的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配套设施,比如供电、承重、机房洁净度和走线架设计等提出了极高要求。

《面向超万卡集群的新型智算技术白皮书(2024年)》显示,由于超万卡集群的算力密度更高、功耗密度更高,线缆的布放量也随之增大,一个 1.8 万卡的智算集群,需要布放 10 万量级的线缆,这将对走线架的宽度和承重带来新的挑战。

可以说,陆地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的总体成本正在走高。

与之相比,水底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正在下降,二者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小。

一方面,由于湖泊、海洋的空间较大,建设方的选址范围更广,相比内陆地区,水下数据中心的土地成本更可控。

此外,水下数据中心往往采用高度集成、紧耦合、密封式数据舱,一些在陆地数据中心中是必需的设备,如冷却塔和压缩机等,在水下都不需要。设计得当的海底数据仓,故障率和运维成本更低。

2020年9月,微软将沉入海底两年的数据中心捞上来,评估发现,水下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故障率,比传统数据中心更低,可靠性比陆地上的服务器高8倍。

这可能是因为,水下数据舱可以与多变的环境隔离,很少受到事故扰动。总之,广袤辽阔的水域,让无需与人类争夺土地资源的水下算力,价格“更香”了。

第三刀:砍向水费

把服务器泡在水里,省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就要提到一个指标:WUE(Water Usage Effectiveness),水资源利用效率。

很多人听说过PUE,却很少听过WUE,而想要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WUE也不得不降。

降低WUE,核心就是减少分子——输入数据中心的水量,主要由冷冻补水、冷却补水、加湿补水等生产用水组成。冷却过程中消耗的水资源越少,WUE就越高。

把数据中心泡在水里,就能减少生产用水吗?可以,而且甚至是0。

一方面,水下数据中心直接使用周围水体的低温来冷却服务器,无需蒸发散热,省去了传统数据中心中的冷却塔和冷水系统,用于冷却的水资源消耗等于0。

此外,水下数据中心冷却过程中蒸发的水分直接回到水体中,对于公共水源来说也几乎没有损失。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如果利用湖泊、河流、地下水来降温,蒸发的水资源却未必能快速回到当地的水系之中,会给当地水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2023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就因为担心水资源消耗问题,限制当地数据中心建设。国内,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也出台了《关于禁止集宁区大数据企业使用地下水冷却降温的通知》,辖区内大数据企业一律禁止用地下水冷却降温。

而水下数据中心即使产生一些热蒸腾,也会很快被广阔的湖泊海洋而代谢掉,不会影响到当地的水循环。

一刀又一刀,砍到大动脉

水下数据中心虽然成本优势大,但AI云服务如果一味降本,可能会出现“降本增笑”的事故。

举个例子,西部数据中心的存算成本比东部更低,但一些东部企业考虑到传输时延、丢包率、业务可靠性等,宁肯多承担50%的成本,也要把数据放在东部,尤其是自动驾驶等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这也是很多西部数据中心,上架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水下数据中心的商业化困境在于,虽然价格低,但与AI需求没有充分适配,而AI又被云厂商看作是当下最关键的新增收入点。

水下的资源扩展性受限。云服务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扩展资源,增加算力规模、存储空间,而水下数据舱的出厂、下水都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微软官网显示,Natick从工厂到运行要90天),而目前陆地上的智算中心,采用模块化建设只需一个月左右就能落成,能更快满足AI算力需求。

目前,微软也宣布暂停了Natick项目,据说要在后期加强安装、维修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看来远离人类活动的水下环境,仍不适合大规模部署数据中心。

另外,对水下算力的纳管和管理,也给云厂商提出了挑战。目前水下算力的占比还比较小,云厂商要整合和管理这些异构资源,确保不同来源的算力可以无缝集成,实现最佳性能,并让用户便捷简单地使用这些资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技术和系统、平台的研发。

一些积累不够深厚的中小型云厂商,可能出现“酱油(管理平台)比鸡(算力)贵”的情况,并不能靠成本优势来提升综合竞争力。

徐志摩曾在《偶然》诗中写道:“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目前来看,AI云服务和水下数据中心,恐怕还无法长相厮守、成为彼此的唯一。

2024年5月,Natick项目第二期已经开始,反映出微软对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持续追求,也让“水下数据中心”成为中国不能落后太远的一条赛道,更适合作为科技自立、科技强国的一张名片,与国资云、央国企云、科研云一同试点探索。

而商业化属性更强的云服务商,仍需要聚焦在陆地上。幸好中国地形地貌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有广阔天地来探索“极致性价比”。

从这个角度说,算力,从来不是一家计算企业或一个行业的事,而是一个举世参与的系统工程。算力即国力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