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通信2022年度营收1.91亿元,同比下滑66.05%,归母净亏损0.53亿元,同比下滑327.96%。业绩不振的背景下,奥维通信当前在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与合作方投资建设5GW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5月5日下午,奥维通信证券部人士介绍,目前项目仍处框架阶段。
每经记者 李少婷 实习生 黄佳钰 每经编辑 文多
5月5日上午,奥维通信(SZ002231,股价6.73元,市值23.3亿元)收到交易所问询函,被要求说明2022年度业绩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坏账计提比例合理性,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性等问题。
奥维通信主营业务为军队电子信息化、音视频指挥系统、网络通信等。公司2022年度营收1.91亿元,同比下滑66.05%,归母净亏损0.53亿元,同比下滑327.96%。阐述原因时,奥维通信表示,营收表现不佳,是受限电以及供应链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业绩不振的背景下,奥维通信当前在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与合作方投资建设5GW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
5月5日下午,奥维通信证券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项目仍处框架阶段,“只是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进行一下业务拓展,但是并没有目前就要把它做成我们的主营业务。”
未弥补亏损额已超实收股本总额1/3
5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奥维通信发出问询函,要求其说明:
2022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并解释是否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回应应收账款组合坏账计提比例是否充分、合理;说明是否存在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转销调节利润的情形,阐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等情况;以及说明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增长原因及合理性等。
奥维通信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其扣非后净亏损为0.62亿元,同比下滑842.65%。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06亿元,共计提坏账准备5669.55万元,其中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为2954.69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00%,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为1.77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5.32%。
对于2022年度业绩滑坡的原因,奥维通信在年报中解释称,限电以及部分军工细分板块供应链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对其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公司业务开展及推进受限,导致营业收入不及预期。
奥维通信证券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疫情等情况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表现带来了较大影响。
截至2022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2亿元,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为1.52亿元,实收股本约3.47亿元,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
在“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中,奥维通信表示,在维系现有业务稳定的同时,将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改善公司经营情况、实现公司持续发展。
根据奥维通信一季度报告,该公司业绩同比继续下滑:一季度营收0.43亿元,同比下滑20.44%,归母净利润223.02万元,同比下滑28.51%。
前述奥维通信证券部人士介绍,该公司一季度处于盈利状态,“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头”,“按照目前发展,目前我们经营也是正常的,订单量也是有的,接下来应该都是会向好的”。
拟投入现金2.1亿元发力光伏领域
从业绩表现来看,奥维通信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光伏是其试图扩展的赛道。去年12月30日,奥维通信与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政府、熵熠(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熵熠)签署了《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投资框架协议》,计划共同投资建设5GW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
年初的公告显示,奥维通信拟投入现金人民币2.1亿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的51%;上海熵熠拟以技术及知识产权投入计人民币2亿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的49%。其中,上海熵熠本次拟作为出资的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等,主要方向是提供了一种钝化背接触异质结太阳电池结构设计及其制备方法。提供电池转换效率及提高产品良率是专利的核心技术。
根据企查查的信息,上海熵熠成立于2020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自然人杨杰。
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45亿元,规划完成时间3年,分三期建设,其中第一期计划按1GW规模投资8.34亿元,完成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亿元以上。
“随着项目的开展实施,公司将新增新能源光伏业务,形成军工和光伏双主业并举的业务格局。在原有优势业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光伏行业,分享全球新能源行业需求大爆发的行业红利,实现公司业绩的跨越式发展,对公司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奥维通信在公告中表示。
业绩承压的背景下,从未做过光伏项目的奥维通信还将承担高昂的开发费用,其现金流是否能撑得住?
5月5日,前述奥维通信人士介绍,该公司计划投入的2.1亿元现金“基本上都是自有资金”。另外,由于项目还在进展中,目前只有战略框架协议,当前无法确定是否会在上市公司体系内进行培养,“只是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进行一下业务拓展,但是并没有目前就要把它做成我们的主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