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马克思述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二战之后这一点不管是在社会主义阵营还是资本主义世界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世界各大强国对于太空的探索日益加强,美国和苏联最先进入研究和试验,但碍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始终没有取得绝对优势。
01
进入新世纪,原本和美国抗衡的苏联早已不复存在,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大国迅速崛起,伴随着技术上的进步,我国对太空的探索在近几年突飞猛进,这给了美国不小压力。经常关注国际新闻的朋友应该能发现一个现象,我国一旦在太空探索的某一领域取得进展,美国方面就会制定出相应计划并付诸实施。
▲我国的“天眼”
众所周知,想制定任何太空探索计划,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足够先进和精确的天文望远镜,这几乎是一切的基础。在这种条件下我国设计建造出了蜚声中外的“天眼”,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但是美国在这方面似乎迟迟没有动静,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美国早在很多年前就制造过巨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当时花费近3亿美元,号称世界最大的天望远镜。不过这个庞大的建筑命运却相当的“坎坷”。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远景
美国的这座天文望远镜设计于上世纪的60年代,并且在70年代进行过两次改造,当时它在技术层面确实相当领先,是全球范围内唯一能将人类视角带向太阳系之外宇宙的天文望远镜。一经建成无数科研人员蜂拥而至,这应是它最为辉煌的时刻。
02
伴随着我国“天眼”的建成,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的“头衔”早已易主,和我国“天眼”的美丽和神秘相比,如今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却像极了“垃圾场”。这倒不是说真的荒废成为了垃圾回收场,而是它周遭的环境极其脏乱,名声早已大不如前。作为顶级的天文望远镜,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呢?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真相又是什么呢?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内部场景拍摄
虽然它现在还保有世界第二大天文望远镜的地位,但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在技术和实用方面逐渐与当代科学渐行渐远,可毕竟是花费重金打造,当然不能说丢弃就丢弃。用起来不顺手,还要承担巨大的维护保养费用,丢了又不忍心,如此这般就显得很“鸡肋”。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在科学层面。
▲想象中的外星球画面
美国曾提议对天文望远镜进行改造,但遭到很多知名科学家反对,因为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早已证明宇宙中不只地球存在生命体,而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极易暴露地球坐标。这并非无中生有,著名科学家霍金就不止一次呼吁,不要试图去发现或者接近宇宙中的其他文明,人类发展至今尚不具备应对条件,一旦触及外星文明很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03
2017年时这座天文望远镜被曝出遭到飓风破坏,可后续并无多少人关注,美国方面也只是简单说修复完毕。有一部分天文爱好者质疑修复速度的真实性,猜测它有可能被美国放弃,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全球对太空的探索》记载:在1974年11月,美国曾经尝试性的对距离地球2万光年外的M13星系发送一条信息。
▲英国的麦田怪圈航拍
这条时常3分钟的无线电波根据科学家计算来回反射的时间超过5万光年,但是结果却大吃一惊,27年后地球收到了疑似外星系的“回复”,2001年在英国一个小镇的郊外麦田中出现了很多奇怪的怪圈,科学家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图案像极了当年阿雷西博无线电波的组成编码。虽然在对比后发现两者有一些地方存在出入,但是这种相似的图案绝不是巧合而已,而这种怪圈就是至今不能科学解释的世界奇观“麦田怪圈”。
结语
在这些消息被慢慢揭露之后,不少学者认为,凭借美国的实力不会造不起新的天文望远镜,更不可能为一座望远镜的维护而发愁,之所以不去大量的曝光其消息甚至是让它的周围变得脏乱,这都是混淆视听的“障眼法”,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这座为美国太空探索立下赫赫战功的天文望远镜。当然这一切目前还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肯定,也是科学界的猜测。
参考资料:
《全球对太空的探索》
《马克思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