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2030新纪元:揭秘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革命性演进与未来蓝图(下)

IP属地 北京 编辑:吴婷 科技问题新制造 时间:2024-08-06 17:25:29

本文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麦肯锡团队的联合研究报告内容。报告第二篇和第三篇由麦肯锡主笔,重点对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启示进行了总结。

摘要

回顾过去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无论是在市场格局、消费者偏好,还是在技术路线、供应链体系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过去四年以超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伴随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快速崛起,更多新型供应链玩家也纷纷入局,共同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谱写新篇章。

这百年一遇的大变革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到全球销量的58%,且中国品牌销量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83%、中国高端乘用车市场的55%,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汽车业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历史性变革中做出的卓著贡献。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市场规模、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竞争格局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 市场规模日益增长,区域化市场特征明显: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保持较高增长趋势,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基于当地市场消费者需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条件,不同区域发展各不相同。

2. 技术创新提速提质:在电池技术、驱动技术、自动驾驶等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日益成熟,充电速度提升,续航里程增加,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技术迭代也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3.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扩建补能网络,优化补能布局。同时,补能技术不断创新,支持800V快充功能的车型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显著提高。

4. 竞争格局多元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多元化。传统车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而新兴科技公司也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深入布局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界”特点日益明显,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展望2030年,我们围绕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总结了以下八大核心观点:

1. 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将达50%:全球新能源汽车正值高速增长阶段,到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8千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将接近4千万台,新能源渗透率达50%左右3。尽管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涨势迅猛,区域发展的差异化将愈发明显。

2. 中国消费者对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技术的驱动和引领下,2030年的中国消费者在把智能化功能视为寻常配置的同时,将更重视基于智能化能力的个性化场景;同时,随着智能化功能在海外市场逐渐普及,当前重点关注动力总成功能的欧美消费者有望像中国消费者一样,大幅提升对智能化功能的需求与支付意愿。

3. 技术迭代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进入快车道:在电动化方面,得益于动力电池的技术迭代、工艺改进、产能规模提升和原材料价格稳定等因素的驱动,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成本预计将降低25%左右,逼近“油电同价”,且下一代电池技术创新的固态电池有望产业化,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普及;而在智能化技术方面,智能驾驶和生成式AI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与迭代,有望促使各类高阶智能化功能及配置从25万元人民币左右价格段下探到15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车型,让更多消费者得以在其全生命周期旅程享受更高阶的智能化功能。

4. “新汽车”产品功能将发生五大转变:“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行业趋势,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在生成式AI等领先技术的支持下,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实现五大核心功能的转变,成为更智能的工作生活助手、最懂驾乘人员的智能化和情感化伙伴、由“人驾”转向“智驾”的安全座舱、以消费者应用场景为导向的移动空间,以及新型能源网络的重要参与节点。

5. 全球汽车供应链将发生“两个变化”和“一个不变”:汽车供应链将从“全球标准化”转向“区域差异化”,以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并从欧美推动创新发展为中国和欧美创新并驾齐驱;但与此同时,没有国家能够在整车相关供应链上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跨国供应链仍将持续存在,并助力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6. 2030年全球销量前十大车企中,中国车企有望占据多个席位:源自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工业格局,2030年,中国车企有望在全球销量前十大车企中占据多个席位。其核心驱动力之一是创新速度: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领先新能源车企将在当前业已领先的基础上继续迭代二至三代产品。

7. 行业成熟度加速提升,未来中国销量前十车企市场份额有望突破90%: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成熟,车市淘汰赛进程也将加快,中国车市有望像成熟汽车工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一样,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前十名市场份额有望突破90%;与此同时,未来3~5年中国车市将出现更多兼并购和深度合作,以通过规模效益的提升带动车企盈利性的改善。

8. 五大能力定义四类车企成功范式: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例如中长期盈利性挑战、燃油车资产的加速转移和贬值、燃油车及后市场劳动力的再就业、地缘政治对竞争格局的影响、贸易壁垒等。车企更应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围绕五大能力建立“护城河”,包括核心软硬件技术创新、成本的极致把控、跨生态平台运营、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高效的体系化组织。放眼未来,车企应沿着四种成功车企类型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径,即前沿技术创新者、成本极致把控者、生态平台运营者、细分赛道引领者,并通过三类不同的方式高效地搭建所需核心能力:一是通过自研自建实现对成本和核心技术的极致把控;二是通过创新型战略合作或合资关系实现能力的全球化合作与分工;三是通过兼并购实现能力的快速补缺。

无论对于传统外资车企,还是国内新势力而言,驶向2030年的旅程都将充满机遇与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或将颠覆全球汽车行业格局,而在行业未来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方面,尚难全面预测。能否准确把握并紧随变革趋势,妥善应对变革路上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将是决定车企未来存亡的关键。

第二篇

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展望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总销量超过1300万辆,占乘用车新车市场总量约18%。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能源汽车价格竞争力的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与日俱增,推动新能源汽车需求迅速增长。此外,各大车企已开始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车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市场竞争的加剧预计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为环保和可持续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根据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销量模型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将有望突破3900万台,市场渗透率接近50%(见图2-1-1)。

从保有量的角度来看,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在全球乘用车保有量中占据重要地位,规模有望达到2.4亿辆,占比有望接近20%。

(二)因政策、企业策略不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较高,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的支持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政府端,从2009年开始发放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简称“国补”),极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提供购车指标优惠、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等,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不仅在政策上支持新能源汽车,还通过大规模投资推动了产业的迅速发展,包括投资建设充电桩和相关基础设施,以及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投资。在企业端,多家车企近年陆续制定了2025年停产停售传统燃油车的目标。其中,某中国车企在2022年3月便全面停止燃油车生产,成为全球诸多车企中第一个实现该目标的企业。在政策支持及车企发力的双重驱动之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34%,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新能源汽车总拥有成本(TCO)经济效益的逐渐显现,以及智能汽车带来的消费者体验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将逐渐由政策拉动向消费者拉动转型,预计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接近70%。

欧洲市场也走在全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列,多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欧洲的新能源汽车政策非常全面,对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各个环节都提供了支持。例如,法国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高达7000欧元的补贴,其他欧洲国家也推出了类似的补贴政策。除了直接的财政补贴,欧洲国家还通过各种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如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停车服务、在市中心设立新能源汽车专用车道等。同时,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限的问题,欧洲国家正在加快公共充电站、家用充电桩等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推广举措,欧洲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较快,2023年乘用车渗透率已达到21%;新能源汽车品类也愈发丰富,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时间表正式获批,以及本土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持续完善,预计2030年欧盟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65%。

美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仅为10%。不过美国政府已经推出更多措施,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22年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简称IRA),不仅在消费者端通过提供直接财政激励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还在生产端通过支持本土产业链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法案还为本土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激励政策,包括100亿美元的清洁技术制造设施税收减免以及20亿美元的清洁汽车制造资助。此外,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美国还将投资75亿美元用于充电网络建设,计划到2030年建成50万根公共充电桩。预计在多方面政策的推动下,美国汽车电动化进程将提速,2030年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50%以上。

日韩市场长期依赖燃油车的生产和出口,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有待提升。2023年,日本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4%,韩国约为9%。为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日本提出了到2035年禁售传统燃油车的目标,但仍将允许销售非插电式混动汽车(HEV);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领先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车的研发和生产,并加码对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投资;某日本车企计划2028年以前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落地。韩国则计划到2025年建成50万座充电站,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韩国的领先汽车制造商也在电动化道路上积极转型,提出了多个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和生产计划。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汽车企业的积极响应下,预计日韩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至2030年,日本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27%,韩国则有望达到55%以上。

印度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不足3%。但印度已开始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例如“更快采用和制造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FAME)计划,旨在通过激励措施快速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时,印度本土和国际车企也在积极推出新的新能源车型以迎合印度市场;某印度车企计划于2024年推出4款新能源车型。随着政府的推动和车企的积极推广,印度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保持增长趋势。至2030年,印度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10%。

东南亚地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较晚,目前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约为6%。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减排的高度重视,东南亚国家也已开始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购车补贴、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设立发展目标等。例如,泰国宣布了2024~2027年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产业规模扩大、提升本地化生产制造能力,加速泰国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转型;随着政策的积极推动以及更多有竞争力的车型进入市场,泰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加速增长,渗透率已从2022年的5%增至2023年的约20%。印度尼西亚制定了《印度尼西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包括提供购车补贴、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税、支持电池回收和利用等措施;印尼也已与多家国际领先新能源车企达成了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设施的协议,积极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马来西亚也在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针对整车进口和本地组装的纯电动车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1万个公共充电设施,并制定了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15%的目标。随着政府激励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基础充电设施的完善,东南亚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30年,该地区的新能源乘用车总体渗透率有望达到30%,其中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市场。

拉丁美洲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样处于起步阶段,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约为2%。由于计划在拉美本土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车企较少,且新能源汽车的进口受到南方共同市场(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较高进口关税的限制,当前拉美汽车市场仍以燃油车为主。在拉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平均为燃油车的2.5倍,这也进一步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为加速拉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包括巴西、墨西哥在内的多数国家都积极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战略与目标,例如巴西联邦政府于2024年1月启动了“绿色出行和创新计划”(Mover),旨在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推动汽车行业环保可持续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和脱碳进程,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此外,中国和海外车企也在大力拓展拉美市场;多家中国传统车企计划2024年底在拉美地区完善工厂布局、开始本土化生产,更多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车型将助力缩短其与燃油车的价格差距,提升当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从拉美各国细分市场来看,巴西将继续引领地区市场,墨西哥和哥伦比亚跟随其后。至2030年,拉丁美洲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14%。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但全球趋势显示,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成为主流,以满足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提升的发展大势需求。

(三)电动化浪潮下,中国车企将改变全球区域间竞争格局

中国车企在海外不同市场的市占率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由于区域间发展差异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各市场的市占率不尽相同。根据当前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市占率,可将其分为海外核心市场(市占率大于5%)以及非重点市场(市占率小于5%)。

海外核心市场,包括欧洲、中东/非洲、拉美、东南亚和大洋洲,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亚非拉及东欧地区一直都是中国车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了在当地更有竞争力,中国车企进行了一系列本地化适配,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气候和路况。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东南亚市场也表现不俗;以泰国为例,2023年中国新能源品牌在泰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市占率高达近75%;除了无本土车企强势占据市场以外,该地区对环保和能源可持续性的关注度增加,以及当地政府出台的激励政策,都对中国新能源车在该地区的推广有所助益。

海外其他市场,包括北美(美国、加拿大)、日韩及印度。在北美市场,中国新能源车企面临强大的竞争,以及区域发展差异、技术标准不同、品牌认知度欠佳等障碍,2023年市占率仅为1%。日本市场一直由本土汽车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对外国品牌的接受度相对较低;中国新能源车企面临市场认可度和本土品牌竞争的双重压力。尽管印度市场的乘用车总销量可观,但印度本土领先车企已在当地建立了稳固的地位;此外,印度消费者的偏好和购车习惯与中国有所不同,如偏好更小的车型等,也让中国车企一定程度上“水土不服”。在上述非重点地区,中国车企2023年的市占率总体维持在0%~2%的水平。

过去十年中,全球车企格局相对稳定,乘用车销量排名第十的车企平均销量大约在200万~250万台之间,到2030年,该门槛或上升到280万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强势崛起的中国车企正逐步改写全球汽车工业的竞争格局。截至2023年,已有一家中国车企进入全球前十的行列,另有两家中国车企的年销量突破200万台大关;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到2030年,若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市占率在中国市场达到60%~75%,在海外核心市场达到10%~20%,则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实现1800万~2500万台;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中国车企销量突破280万台的门槛,中国新能源车企有望在全球前十榜单中占据多个席位(见图2-1-2)。

(四)全球整车企业向纯电迁移,行业电动化竞速赛加剧

在法规日趋严格和日益增长的减碳压力驱动下,主要车企均在全球范围内宣布了纯电动汽车销售目标。例如,某德国汽车集团计划2030年上市的全部新车均为新能源汽车,某瑞典高端汽车品牌计划2030年实现全面纯电动化,某美国车企计划在2035年实现全面电动化……行业电动化竞速赛正在加剧。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压力。在可预见的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一系列整合与重组,那些创新能力不足、资金链脆弱、市场定位模糊、服务网络不完善的企业很可能被淘汰出局。

同时,中国企业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积累,正逐渐崭露头角,并有望在未来的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已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从上游的原材料开采及提炼、零部件生产,直到下游的整车制造和市场销售。中国企业在电池制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数家企业已在全球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也面临挑战。汽车作为各国经济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各类政策和法规难免会让“外来和尚”感到“念经难”;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某些成功要素(如智能网联产品生态)也无法直接复制到海外市场。这就要求中国新能源车企需在海外市场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需求,积极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寻求本土伙伴合作,并主动应对当地数据隐私等法律法规要求。

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主要企业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将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持续驱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增长。根据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汽车零部件模型预测,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2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近1.6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的市场份额更有望从2023年的约16%跃升至2030年的约50%(见图2-2-1)。

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中,电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是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市场规模预计有望从2023年的约1200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约46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

其中,中国有望继续保持在该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预计到2030年,中国电动力总成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近190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单中,某中国领先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成为首个跻身前十的电池企业,中国企业首次进入该榜单的前十位,体现出中国电池领域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实力。欧洲的电动力总成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近1100亿美元;而北美则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预计将以2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迅速壮大,2030年的市场规模预计达近1100亿美元。

(二)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商的传统供应链整零关系被打破

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不仅在技术层面引领了汽车行业的变革,也将持续、深刻地改变整个行业的供应链结构和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动态”。例如,以电池、汽车软件为代表的企业加入了汽车供应链;在过去十年间创立的新公司中,34%成立于美国,28%成立于中国,凸显中美两国通过初创企业进行创新的势头。展望2030年,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关系将在以下四大维度进一步发生变化:

1. 传统内燃机零部件业务加速剥离

随着内燃机市场以每年约10%的速度呈现收缩,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正在加快剥离与发动机相关的资产。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3~5年持续加速,同时也可能导致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的价格上升和市场供应短缺。

2. 车企采购策略明显分化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深入,电动力总成等新能源汽车关键组件市场迎来快速增长。车企将其视为核心能力和关键竞争优势,采购策略随之出现明显分化。有些车企倾向于直接掌握电驱系统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希望完全自主控制电驱技术;而另一些车企更倾向于外部采购,以降低成本并减轻研发和产能投入负担;例如某欧洲车企在采购电池的同时,也对欧洲和中国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进行了战略投资。不同的策略背后是对多种因素的平衡与考量,既涉及财务因素、现有资源的再利用,也有对战略定位、运营能力和市场波动性等方面的考虑。

3.软件成为新能源汽车实现差异化的重要因素

基于麦肯锡2023年汽车消费者调查,消费者购车的优先考虑因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购车者更加关注汽车的电子系统体验,辅助驾驶系统和车内控制系统等功能成为他们的关键决策因素,软件体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传统汽车机械性能的吸引力。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如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能够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消费者对于车内控制系统的关注也空前高涨,尤其倾向于拥有能够提供出色的娱乐、车联网和舒适性的汽车内部控制系统。因此,车企也已开始将软件视为实现汽车差异化的关键要素,越来越专注于软件系统的开发,而非像以往那样单纯依赖硬件性能的竞争。麦肯锡未来出行中心的预测显示,汽车软件领域在2030年前有望保持每年约10%的增速,远超同期汽车产量约2%的增速。

4.Tier 0.5供应商的崛起重塑合作模式

随着汽车软件对整车性能的重要性上升,一些软件能力强的供应商将会打破传统上Tier 1供应商与车企之间的单纯供货模式,发展成为深度绑定的合作伙伴。掌握核心软件技术的供应商将从1级供应商升级为“0.5级”供应商,成为汽车供应链中的独特一环(见图2-2-2)。这些供应商不仅深度参与整车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还通过自身品牌对车辆销售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例如,某中国车企通过与业界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度绑定合作,为其打造旗舰新能源汽车品牌,显示出新型整零关系对加速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作用。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这要求各个企业不仅要加强内部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还要在外部建立更加灵活的合作关系,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三)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商的未来合作模式正在被重塑

由于上述的趋势和变化,零部件供应商和车企之间的合作模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获得更加丰富的新内涵。总体而言,未来汽车行业供应链将走向四大融合:

1. 软硬融合

未来,“以硬件为中心”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变为“软硬件共同开发”的模式将成为主流。这意味着车企和供应商需要密切合作,将硬件和软件的开发紧密集成在一起,共同创建更加智能化的汽车产品。

2. 供应链融合

汽车供应链将从传统的线性、链状结构转变为更加动态、互联的网状结构。在这种新的供应链模型中,不同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实时协同工作,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和变化。

3.技术融合

传统的买卖式合作将转变为更加深入的共创式合作。在这一模式下,车企与供应商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会共同探讨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共享知识与技术。

4.营销融合

在传统模式中,车企负责品牌营销和客户服务,供应商则更多在幕后提供支持。未来,供应商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品牌营销中,不仅增加供应商品牌露出,其所提供的产品体验与服务还可成为汽车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车企进行整体营销。

三、全球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趋势

(一)动力电池成本降低加速新能源汽车普及:技术创新、成本优化、区域结构改变及回收产业均存在机遇

1. 技术路线

全球电池技术的发展正在经历一个激动人心的转型时期,这不仅是一场从镍氢和铅酸电池向锂电池转变的技术革命,更是一个不断追求极致性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优化成本效益的创新进程。随着电池产业中科研投入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的加速,电池技术的未来即将迎来历史性的变革时刻。

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比容量、低自放电率和长循环寿命的显著优势,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在未来仍将维持这一地位。预计到2030年,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将达到90%。尽管其他类型的电池技术可能会出现并取得一定的占比,但锂电池仍将是未来电池市场不容置疑的主导者。而在锂电池的众多类型中,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大的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根据各车企发布的生产计划,预计固态电池将在2027~2030年间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主要服务于高端市场。

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因其大规模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成为一条独具竞争力的技术路线,在能源存储和入门级纯电动汽车市场尤其如此。从2023年开始,钠离子电池开始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并在入门级纯电动汽车市场开始得到应用。到2030年,其市场份额预计将达10%。钠离子以其成本效益和资源可持续性方面的优势,成为车企对冲锂价的手段之一。

总体而言,全球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乐观。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和成熟,电池将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还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存储中,电池技术都将成为关键驱动力。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电池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将继续引领能源行业的发展。

2.成本优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工艺的持续改进、规模效应的提升以及原材料价格的稳定,2030年锂电池成本预计再降 低~25%(见图2-3-1),进一步推动 “油电同价”的实现。此外, 2030年或将迎来固态电池产业化的突破,通过高比能、高安全性电池的量产,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1)技术迭代:

近年来,更加经济高效的新兴电池技术不断涌现,例如磷酸锰铁锂电池、硅阳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这些新兴电池技术不仅降低了电池制造成本,还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

2)工艺改进:

动力电池的制造工艺同样经历了大幅改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良品率提高、生产节拍加快等产业链生产效率优化,以及干式涂层工艺的掌握,都有助于降低每千瓦时的生产成本。这些工艺改进不仅提高了电池的整体性能,也让电池制造变得更加高效和经济。

3)规模效应:

预计在2023~2030年间,全球电池工厂平均产能规模将提升75%。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单位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4)原材料价格稳定:

原材料成本占电芯总成本的60%~70%。随着锂、钴、镍等关键原材料的价格趋于稳定,预计将进一步推动整体电池成本的回落。

3.区域需求结构

伴随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不断增强,电气化出行已开始重塑传统的交通模式。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需求量正随着这一趋势急剧上升。据统计,全球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在2023年约为1100GWh,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5300GWh。不到十年时间里,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增长近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5%,远超许多其他产业,反映出全球对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技术极高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

到2030年,预计各国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结构也将发生显著变化(见图2-3-2)。中国作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占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41%;欧洲和北美预计将分别占全球总量的约23%和18%。

然而,需求量的增长也会为产业链带来挑战。不同区域发展各异,需采取不同措施以实现市场供需平衡。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能将大幅超过国内需求,产能冗余可达1.4TWh,中国电池产业需采取手段减缓供需不平衡的压力。美国已通过一系列法案,促进电池工业的本地化。这些政策及相关投资将对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成熟和扩张。

4. 电池回收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普及,全球废旧电池和生产废料的规模也将迅速增长;其中包含的各种贵重金属和其他物质,如钴、锂和镍,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根据麦肯锡电池洞见模型,这些废旧电池和生产废料的总经济价值将达到130亿美元,约占整个电池产业链总价值的3%。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出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电池回收行业的前景非常乐观。预计废旧电池供应量在2023~2030年间的平均增速将达22%(见图2-3-3)。每年都有更多的退役及废旧电池需要处理和回收,对于废弃物回收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安全、经济地获取并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将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些能够及时抓住机遇、建立强大供应链网络、注重技术研发的公司,将更有可能在该市场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仍有一些关键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这些问题或将影响行业的未来走势。

在2030到来之前,半固态电池是否能崭露头角,引领市场变革,摆脱传统电池的束缚,成为能源存储领域的领军技术,是业内讨论度最高的科技创新议题之一。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以及对传统电池性能限制的超越,将对能源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零碳电池是否能够触发行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成为电池制造行业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引领力量,也在引起广泛探讨。在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的趋势下,零碳技术是否能够成为电池行业迈向更可持续未来的推动力量,备受行业关注。

(二)全球智能出行的跨越式发展:中美将最有可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L4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

麦肯锡在2021年和2023年分别展开了对近90位全球领先汽车企业高级管理者的调研,旨在了解他们对L4级别智能驾驶商业化首个实现地区的预期。在2021年的调查中,仅有28%的受访者选择了中国,而到2023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7%,意味着中国成为行业领军者们心目中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智能驾驶商业化的地区之一,与美国地区齐驱而行(见图2-3-4)。

智能驾驶在中国取得高速发展的背后有三大关键因素:第一,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为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和创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等手段,积极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第二,对研发和数据利用的大量投资推动了智能驾驶领域的不断进步;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以及对海量数据的充分利用,为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提供了充足动力。最后,消费者对采纳新技术持有积极态度,成为智能驾驶商业化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消费者对创新技术的开放态度促使企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智能驾驶领域,满足市场需求并取得成功。

中国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也将推动全球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跨越式发展。以下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是迈向智能驾驶的重要里程碑:

1. 车道居中(LCC):三年前,LCC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实现基础的车道居中功能,帮助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行驶,提高驾驶安全性。如今,LCC技术已经能够识别路口的红绿灯并绕行障碍物,代表着智能驾驶技术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的重大进步。未来,预计LCC将成为城市NOA的底层功能,让复杂城市交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

2. 领航辅助(NOA):三年前,NOA功能应用范围有限,仅应用于部分高速公路。现在,NOA已经在几乎所有高速公路上可用,并且部分城区道路上也开通了城市NOA功能,大大扩展了自动驾驶的应用范围。展望未来,NOA有望应用于几乎所有城区道路,这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3. 泊车辅助(PA):在过去,PA技术的应用主要局限于简单车位识别及泊入。当前,PA技术已发展到能够识别复杂车位并泊入,甚至代客泊车功能(驾驶员不离车)。将来,泊车辅助技术有望实现完全自动化的代客泊车(驾驶员可离车),大幅提高泊车效率和便利性。

4. 智能座舱:早期的智能座舱技术主要涉及简单语句的识别及回应。目前,智能座舱技术已经能够进行自然语言对话、支持多轮对话,且无需唤醒词即可激活系统,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未来,预计智能座舱将广泛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互动体验。

四、全球新能源汽车盈利性

规模增长驱动盈利改善,新能源汽车实现盈利道阻且长。展望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盈利性是车企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也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重视。由于当前绝大多数车企的新能源业务仍处于亏损阶段,业内甚至产生了“新能源汽车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说法。是否还要坚持在新能源汽车上高额投入,新能源汽车究竟能否通过规模化实现盈利,是车企尤为关注的问题。

当前,全球销量最高的三家新能源车企是唯三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1(见图2-4-1),其他新能源车企在规模和盈利性上与这三家车企仍有一定差距。将这三家车企从1万台规模到2023年第三季度的规模和营业利润率拟合,可以看出其盈利性均随规模增长而显著改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规模化仍是新能源汽车实现盈利最核心的指标,只有成功达到一定规模的新能源车企才能在新时代存活。

新能源车企A多年来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宣布停售燃油车时其新能源汽车业务已实现盈利,因此新能源汽车业务扭亏为盈的具体时间点不可考;新能源车企B于2003年成立,于2019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持续为正,前后花费16年时间;新能源车企C于2015年成立,于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持续为正,前后花费8年时间。可以看到,随着配套供应链逐渐成熟、消费者接受度上升,新能源车企实现盈利的时间正在缩短。

另一方面,三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除了规模做大之外,也采取了许多“正确措施”。例如某车企在规模化之外,通过6条改善抓手,使营业利润比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出20个百分点(见图2-4-2)。

已有一定规模(例如季度销量超过1万台)但尚未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应当重新评估其业务模式,在企业尚未扭亏为盈时更聚焦于主业,有效配置资源。从规模、软件、智能化技术等核心能力来看,部分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均落后于领先的新能源车企,为加快转型步伐,这类传统车企应与成熟的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合作,以尽快实现共赢。

五 、全球新能源汽车脱碳路径展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各大经济体都已制定或开始商讨净零排放目标。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宣布或立法的净零排放目标已经覆盖全球75%以上的碳排放量。其中,有15个经济体已实施碳定价,覆盖全球2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碳定价举措已经促成超过950亿美元的碳排放交易额。同时,各国正在通过推出补贴激励、制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提高排放标准等措施支持公路运输脱碳。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其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企业,尤其是动力电池企业,应如何通过系统性的长期工程来实现“双碳”转型。

影响动力电池生产过程碳排放最主要的是原材料开采与提炼、活性材料生产和电池生产环节。通过使用循环材料、低碳电力和电动开采/生产设备等有效的脱碳手段,动力电池生产有望在2030年实现80%的脱碳比例。

(一)原材料开采和提炼

原材料开采和提炼占动力电池生产环节碳排放的27%,其中锂和镍占到一半以上。向使用电动开采设备或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可持续生产商采购原材料,是有效的减排方法,最多可将生产每个动力电池的排放量减少30%。

(二)正负极材料生产

正负极材料生产占动力电池生产环节碳排放的比例高达33%,主要源自高温处理。立竿见影的减排方法是将现有用电方案逐渐替换为低碳电力。这种方式可在电池从资源开采到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25%的减排。

(三)电池生产

电池生产占整个生产环节碳排放的26%。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各种创新技术节能减排,例如在电极制造过程中,用水溶性黏合剂代替聚偏氟乙烯等传统粘合剂;另一方面,企业可将生产过程全面电气化,若全天候采用低碳电力,电池端到端制造过程中的总排放可降低25%。

在生产环节以外,还可改变产业链中其他因素,以降低电池的碳排放,例如使用回收材料替代原始材料,并使用更环保的化学成分等。

(四)电池回收利用

在新建动力电池工厂逐步扩大产能的同时,生产废料体量显著增长,伴随大量新能源汽车电池达到5~10年使用期限,到2030年,仅中国市场的废旧动力电池材料就能达到67.4万吨。动力电池回收材料的碳足迹通常仅为天然原材料的1/4,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回收材料比例将成为脱碳的重要步骤;企业需积极与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动力电池回收闭环。某中国领先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早在2015年就收购了一家电池回收企业,实现了电池材料从生产到回收利用的全流程控制。

(五)化学成分替代

一些整车企业、电池制造商和阴极材料制造商正在寻找既能降低碳排放和成本,又能维持或增加能量密度的替代性化学成分。以镍锰酸锂(LNMO)阴极材料的生产为例,企业正在寻找成本更低、储量更丰富、更环保的材料(如锰),以期替代成本高昂的排放密集型材料(如镍)。若能成功实现规模化替代,无疑将为电池生产的减碳事业贡献新的方案。

第三篇

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启示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面临未来诸多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未来领军车企更应居安思危、戒骄戒躁:首先需明确战略定位,打造核心能力,扬长避短,探索出最适合的成功路径;同时,考虑采取多种短期速赢举措和中长期战略布局,提升短期和中长期盈利性,以实现长足发展。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企业的启示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带给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当下,汽车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变革,风起云涌之际,也是新机遇和挑战并存之时。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加速进化,前十名市场份额有望突破90%;与此同时,未来3~5年中国车市将出现更多兼并购和深度合作,部分企业也将因错过发展机会儿黯然离场。此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成本持续下降,动力电池尤为显著,新能源车价格更具优势的同时,也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

要在不断变化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车企需将策略转化为实际举措。我们认为,以下三大行动将成为车企的制胜法宝:

一是树立坚定的转型决心,这是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积极拥抱电动化转型所带来的行业格局和生产模式大变革,是至关重要的前提。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审慎评估现有的经营模式,勇敢地做出改变,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生产以及市场营销之中。这一转型不仅仅意味着产品本身的变化,更是对企业文化、战略定位和市场定位的全面调整。只有深度融入电动汽车领域,才能及时了解并满足市场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渴望,更好地应对行业变革所提出的要求。

二是持续快速迭代产品与技术,以满足消费者与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随着科技和市场的迅速变化,仅仅保持现有产品的状态是不够的;通过不断更新和改进,推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汽车款式和功能,才能确保不被市场所抛弃。车企需不断进行创新和技术升级,这可能涉及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开发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甚至是与技术合作伙伴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三是构建生态合作,与价值链上的领先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和服务。生态合作并不仅仅是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更是针对未来的共同发展与成长所进行的战略性布局。通过与其他企业的深度合作,车企能够实现技术上的交流与互补,分享彼此的专业知识和资源,从而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车企能够更快掌握新技术和市场趋势,将其更高效地应用于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中,设计出贴近市场、符合消费者群体特征的新能源汽车;这种合作关系也能缩短研发周期,加速新车上市速度,更快、更准地满足市场需求。

(二)未来领军企业需建立的一系列核心能力

展望2030,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和竞争的日益加剧,车企必须具备一系列崭新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核心软硬件自研及迭代能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软件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车企需具备及时响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能力,通过软硬分离与敏捷开发等手段优化新车开发周期,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内的持续OTA,以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并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具备卓越OTA能力的车企在用户满意度、软件研发时间及成本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对于年销量在100万台左右的车企而言,用户满意度可提高20%~30%;优化软件研发生产效率最高可使成本降低2.1亿美元;而上市提前,车型销量提升,可使毛利润增量高达4.2亿美元。

成本的极致把控能力:确保供应链韧性并打造极致性价比是车企在新能源时代下的关键能力。车企需要在关键零部件能力上积极布局,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内采与外购的战略平衡,以加强对技术与供应链的把控,并提高毛利空间和售价优势。中国领先企业对端到端供应链的极致把控,平均能带来10%左右的成本节降,行业已实现盈利的领先车企甚至可以通过横跨电池价值链与采购、制造与工程及规模三大环节的多个抓手实现降本近20%。

跨生态平台运营能力:为了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车企需积极理解并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的具体需求和法规,开发针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化车型及服务,并与不同区域内的相应生态链领军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这一区域差异化竞争力有助于车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产品推广及市场渗透。中国某顶尖车企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就与某跨国能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利用其在欧洲的现有补能布局迅速切入市场,在节省从头进行基建布局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自身在当地作为外来品牌的知名度。

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以消费者为中心,重塑客户体验是车企成功的又一关键。车企应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深入理解消费者需求,打造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的线上和线下触点,以提供高质量、客制化的服务体验。从市场视角来看,股东总回报与客户体验存在正向相关,客户体验领先的公司(NPS超过28)在过去十年内的回报率约为其他公司的三倍。

高效的体系化组织能力:强有力的体系化组织是实现上述新型能力的“基石”。车企需优化组织架构,锻造统一的企业文化,拆除阻碍不同职能部门(产品定义、研发、供应链、生产、市场、销售、售后等)形成合力的“部门墙”,并打造统一的价值评判体系。实现敏捷转型的新能源车企平均能将研发效率提升近15%,大幅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新能源时代的车企需要围绕上述五大能力建立“护城河”,扬长避短,探索出最适合的成功路径,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只有不断开拓、锤炼这些关键能力,车企才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长足发展。

二、对全球新能源车企提升盈利性的启示

尽管规模是驱动新能源汽车盈利的核心要素,但车企仍有多重抓手可用于改善盈利性。具体来看,新能源车企可考虑采取短期速赢举措和中长期战略布局,提升短期和中长期利润。

(一)短期速赢举措助力车企迅速改善盈利性

1. 以客户为中心去繁存简

采用价值导向设计,在监管允许的前提下,摒弃研发力求面面俱到的思路,转而专注于核心制胜功能,保障消费者价值最大化,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例如,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利用视觉搭配毫米波雷达的算法取代激光雷达,实现城市地面道路自动驾驶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成本。

2.产品组合优化

根据客户核心需求改良并简化新能源汽车功能,以降低车型配置复杂度。某新能源车企的单款车型除顶配外,仅根据是否搭载激光雷达、电池容量两个维度推出四款配置,并且仅在运动性能套件和轮毂上推出选配选项,大幅降低配置复杂性,提升研发效率。

3.电池成本控制

评估不同类型动力电池的关键指标,根据车型具体需求选用性价比更高的电池种类,如从三元锂电池转向价格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并通过电池底盘一体化(CTC)、电池车身一体化(CTB)等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并保障续航。

4.供应商组合优化

拓展供应商网络,切换更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例如,某新能源车企引入新电池供应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为产能和供应链安全加强了保障。

5. 精益运营与管理

简化操作、减少浪费并优化资源利用,如在量产初期就考虑量产需求,尽可能统一生产过程,重复使用设备,降低固定资产支出。

6. 优化零售资源

重新评估零售网络与营销开支,重点关注高绩效的门店、经销商和潜在客户更多的地区,优化营销和销售资源分配;并复用集团或合作方的销售网络资源,降低销售和管理费用支出。

7. 优化选配功能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偏好的变化,并以选配形式引入相关功能,增加收入来源。例如围绕消费者的智能需求,在高阶自动驾驶功能上采用一次付费制或订阅制,实现车辆智能化的商业变现。

(二)长期布局为进一步提升盈利性夯实基础

1. 共建行业电动汽车平台

通过合作或合资的方式,将模块化电动汽车平台或动力总成供应给其他车企,扩大单一平台销量;并通过与新能源汽车生态链的合作,加快在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技术方面的研发速度。如某中国新能源车企与某外资传统车企合作造车,共享其电动汽车平台,在增加核心零部件销量的同时,吸引了更多跨国合作伙伴,并向行业输出技术标准。

2. 积极布局价值链与核心技术

评估关键零部件(如电芯和电池包、功率电子器件、电机等)的各种自研/外采情景,包括自研自产、自研外包生产(如直接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签订合约、锁定产能)、外采等,实现关键新能源汽车技术内采与外包的战略平衡,优化成本并建立竞争优势。

3. “第三代”电动汽车

通过先进的模块化技术及以客户为中心的结构化设计,实现同一平台支持多种车型。如某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将其第三代电动汽车平台运用至旗下三个品牌,设计从A0到D级的所有纯电动车型,通过规模效应,体现成本竞争力。

4. 创新制造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上持续创新,优化制造效率。如利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减少大量零件和焊点,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废品率,可将整车制造成本降低10%~30%。

5.重塑零售模式

创新下一代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并大力布局。例如通过线上直销模式加速销售流程,提升销售效率;或通过OTA提供远程售后服务,包括视频电话远程诊断和故障排除等。

6. 电池回收业务

回收废旧电池并进行二次利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对于剩余容量较高的废旧电池,可经过适当修复后投入要求较低的电池领域进行二次使用;对于剩余容量较低的废旧电池,可提取其中的镍、钴、锂等原料用于新的动力电池制造,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目前,已有多家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企开始投资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7. 智能充电服务

发展V2G充电技术,运用智能充电算法,搭建双向计费的充换电基础设施,通过充换电业务带来新的利润流,让新能源汽车成为构建下一代能源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对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启示

随着市场的日益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电池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如何成功实现全球化布局是电池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尽管部分电池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但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布局,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涉及到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如何与当地政府、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当地各种法规和标准等。

其次,如何在产业链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另一个关键问题。在电池产业链中,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到电池的生产、销售和回收,每一个环节都在全球面临日益加剧的竞争,电池企业如何在关键环节建立核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电池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保持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全球化布局,建立高效全球运营模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尤其在电池产业领域。然而,走出国门并非易事,企业需借助以下关键行动:

1. 建立全球化战略布局

在全球化时代,电池企业需构建跨国经营的战略布局;这意味着不仅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开发新市场,还要在关键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全球化布局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同时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响应速度。某中国领先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已在欧洲建立电池工厂,以更好地服务当地汽车制造商。

2. 构建高效全球运营模式

全球运营模式要求企业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效协调资源,实现良好运作;这包括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球一致性,以及建立本地化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确保客户能及时获得支持和服务。此外,企业还需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如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通过智能诊断与维护等方式,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3. 打造供应链韧性

供应链韧性是企业应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的关键;这要求企业能在供应链设计中考虑多元化的供应商和备选方案,以防止单一来源导致的风险。同时,企业还需通过技术创新,如自动化和智能化,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灵活性,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快速恢复生产和供应。

4. 充实海外经验和人才储备

海外经验和人才储备是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基石。企业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同时在海外市场建立专业团队,以便深入了解当地政策、法规、文化和商业环境,建立当地网络资源。

5.按时交付新建工厂

新建海外工厂的按时交付对于保证生产计划和市场供应至关重要;这要求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做到高效,能在预算和时间框架内完成工厂建设。同时,企业还需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确保工厂建设和运营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

6.切实做好风险管理

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类风险;这要求企业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以应对可能遭遇的政治、法律和经济风险。企业还需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建厂、资本支出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规划,并与当地政府和商业伙伴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以保障企业的长期利益。

(二)明确价值定位,深度绑定上下游资源

电池产业,尤其是锂电池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让其成为各大企业和市场发展的焦点。找准在产业链上的价值定位,明确竞争策略,结合优势禀赋,深度绑定上下游资源,同时维持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优势,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电池产业链在不同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成功要素:

1.原材料生产

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镍矿主要分布于印尼、澳大利亚和巴西,锂矿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而钴矿资源则集中在刚果。对关键矿产资源的把控将成为产业链下游企业控制成本波动和供应链稳定的战略中心。

2.电池设备制造

在电池设备制造环节,建立国际化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企业不仅要在本土市场稳定获得订单,还要成功拓展海外市场,并确保客户订单的持续性。

3. 电芯制造

1)增强获取海外订单的能力:目前,全球电池供需平衡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锂电池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迹象。在车企本地化生产的要求基础上,能否赢得海外客户并锁定其长期需求,将成为全球锂电池及电池材料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关键。

2)持续打磨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市场对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相对弱化,但电池的安全性、充电速度、低温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指标却变得越来越重要;电池企业需持续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打磨生产工艺,优化产品性能,提高良品率,以满足市场需求。

3)提升成本竞争力:电池企业与车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通过与车企建立合作,企业不仅可以确保持续的订单供应,还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采用精益运营管理手段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可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4)深入了解产业链上游设备和材料:从技术研发角度出发,只有深入掌握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和材料知识,电池企业才能针对市场需求,快速研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这不仅涉及对现有技术的完善和升级,更关乎对新技术和创新材料的投入和研发。

5)制定精确的产能规划: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下游车企订单经常出现波动性和周期性变化,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许多先进的企业已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能规划。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能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需求预测和高效的生产策略;不仅能提升产品的供应稳定性,还可优化存货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企业也可更灵活地调整生产策略,及时控制投入风险,避免因订单波动带来的巨大损失。

6)缩短开发迭代周期:通过缩短研发时间,企业不仅能更快将新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还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抢占先机。此外,电池企业还能通过更加前置性的、准确的模拟仿真,与车企整车开发周期节奏同步,不仅能确保产品的顺利集成,还能深化与车企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4.整车制造

1)深度参与电池研发制造环节: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表现,包括续航能力、加速性能、能效和安全性等关键指标。为此,车企可以考虑深入参与到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环节,确保掌握电池的核心供应资源和关键技术,从而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BMS重要性愈发突显:电池管理系统(BMS)负责监测和管理电池单元的工作状态,确保电池在安全范围内工作,达到优化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因此,强大而高效的BMS也是车企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3)电池与整车深度融合: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性能不断提高的要求,车企需不断创新,将三电系统和整车进行深度融合与优化,提高系统效率和车辆性能。这就要求车企在车辆设计初期就将电池系统的集成作为关键考虑因素,通过模块化平台实现电芯与底盘的高效集成制造,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车辆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车企需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同时,车企还需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策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总之,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车企需深度参与到动力电池的开发和制造中,掌握核心技术和供应资源,加强软件能力,特别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和深度集成,提升整车性能,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赢得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5. 电池回收与再利用

随着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可再生电力存储和无线电子设备等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废旧电池。为了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有效再利用,建立稳定且经济的废旧电池和废料回收体系,正在变得日益紧迫。

1)回收网络与物流的前瞻布局:为了实现废旧电池的有效回收,产业链各方需共同提前布局回收网络和物流。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回收站和服务中心,相关企业能贴近终端客户,从而方便、快捷地收集废弃电池。此外,与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可确保废旧电池的安全、高效运输,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和时间。

2)电池梯度利用的自动化诊断与分类:废旧电池并非完全没有再利用价值。通过快速自动化诊断和分类,可将废旧电池按照剩余容量、性能和安全性进行分级。如此,部分性能尚可的电池可作为储能电池等进行二次利用,而其他电池则可进入正常的回收流程。梯度利用模式不仅可以最大化电池的使用价值,还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电池拆解回收的技术与运营:高效的电池拆解回收技术是确保废旧电池资源再利用的关键。目前已有多种先进的技术用于电池的拆解、分离和纯化。此外,有效的运营能力也是保证回收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技术与运营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废旧电池的各个组件得到有效回收,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再利用。

四、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商的启示

在新能源时代,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同样面临着转型的巨大挑战和机遇。要想成功转型,成为新能源时代的赢家,供应商需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调整客户策略

供应商需要深入了解车企的新能源转型规划,包括纵向一体化策略、新车型开发计划和周期等。通过及早介入,供应商可以锁定长期合作机会,确保在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强化核心能力

零部件供应商要清晰地定义自身的核心能力,结合自身优势禀赋,找到新格局下的市场定位。例如,零部件供应商需重新梳理产品策略,一方面决定是整合还是剥离传统内燃机产品,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投入高潜力的新技术和产品,在新赛道中抢占先机。

(三)建立生态圈合作

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供应商需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创新合作和业务伙伴关系。此外,并购也是实现快速增长和获取关键技术的有效途径,零部件供应商应制定策略性并购的行动计划,确定适合的目标和领域。

(四)减少生产过程碳排

供应商应当明确自身的碳排放基线,并设定实际可行的脱碳目标。可从降本减碳的无悔措施开始,逐步建立内部减碳管控机制,实现更环保的生产过程。

(五)增强供应链韧性

短期来看,供应商应打造统一的数据平台,整合上下游需求,聚焦最急迫的问题;中期则需建立风险管控能力和体系;长期目标应包括打造全面的供应链战略,与车企、合作伙伴及巨头供应商建立并深化合作关系,同时着手运营的全面转型和人才能力的培养与储备。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零部件供应商的成功转型需要全方位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这要求企业洞悉市场最新发展趋势,采取积极的转型战略和灵活的举措,通过与车企合作、提高内在核心能力、通过并购以及生态圈合作利用外在力量,零部件供应商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实现成功转型,并保持竞争力,同时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贡献积极影响。

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双碳”转型的启示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整车制造商,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降低碳排放的问题。为了实现“双碳”转型,企业需要开展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可通过“三步走”推动转型落地(见图3-5-1),即基线评估和目标制定、明确价值实现路径、落地实施。在每一步中,企业都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实现脱碳目标。

(一)基线评估和目标制定

在开始“双碳”转型之前,企业首先需对自身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了解上游供应链的碳排放,梳理自身的范围一、二、三排放基线,以及制定明确的“双碳”目标(见图3-5-2)。

在此过程中,企业需从供应商(及其供应商)处收集原始数据,从排放、成本和供应链安全角度分析重点物料。如此,企业便可了解自身产品的碳足迹,以及在当前和未来行之有效的脱碳方案。

(二)明确价值实现路径

在制定脱碳目标之后,企业还需明确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包括梳理立竿见影的措施,如使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型生产设备等,并在整个供应链上部署长期行动计划,如打造零碳工厂、开拓绿色商业模式、打造低碳品牌形象、建立内部减碳管控机制等。这些措施可帮助企业在实现脱碳目标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

1)打造零碳工厂:可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如数字化碳管理系统)、绿色能源替代、材料循环利用、负碳技术(如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ER碳排放交易抵减这五类关键举措。例如,某新能源车企通过回收利用再生铝材,减少原材料制造环节的碳排放,同时借助大型压铸工艺精简车辆部件制造工序,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预计可将其铝压铸产品的碳排放降低约50%。

2)开拓绿色商业模式:开拓与绿色相关的商业模式,例如双积分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行业中部分先行企业已经通过这些模式实现“绿色”收益。例如,某美国新能源车企2021年全球碳排放交易收益超过10亿美元,占当年净利润的26%;某中国新能源车企2021年新能源积分收益突破5亿元人民币,对减碳贡献巨大。

3)打造低碳品牌形象:通过创新性产品和商业模式设计植入低碳概念,引导并强化用户对于产品低碳形象的认知,为未来长期收获“低碳溢价”做好准备。例如,某新能源车企在用户端推出碳减排认证计划,用户可通过APP将减碳量交由车企进行认证,并可兑换积分。

4)建立内部减碳管控机制: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碳定价、内部减碳业绩考核等机制,确保减碳举措的落实、落细。某瑞典高端汽车品牌就领行业风气之先,成为业内首家发布内部碳定价的车企。

(三)落地实施

在明确了价值实现路径之后,企业需将其一一落地实施;包括在职能层面设计具体举措并实施(如日常工作中的具体改变)、可持续产品设计和创新(如改变材料和加工工艺)、可持续采购和供应链(如低碳材料采购)等。这一阶段的工作需要企业做好相应的转型管理、全面动员,真正将脱碳目标融入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同时,企业应建立起推动“双碳”转型变革的必要能力,帮助企业在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效推动和实施转型策略。这些关键能力主要包括:

1)组织机制: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机制,以确保“双碳”转型策略的顺利实施。包括设立专门的组织结构和团队,负责转型的规划和执行;建立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的有效协作;以及建立外部的合作机制,与供应商、客户、政府等相关方进行有效的协同。

2)绩效管理和KPI设定:建立一套关键绩效指标(KPI)和绩效管理体系,以衡量和管理“双碳”转型的进度和效果。包括设定具体的碳排放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里程碑,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持续监控转型进度,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确保目标实现。

3)组织能力和文化建设:企业需在公司范围内宣贯脱碳的战略重要性,并培养支持“双碳”转型的能力和文化。包括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双碳”转型的实施。

4)工具与流程优化:“双碳”转型的顺利实施同样离不开工具和流程的优化。包括使用数据分析和模拟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碳排放趋势;使用项目管理和流程优化工具,提高“双碳”转型的效率和效果等。

六、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

(一) 地缘政治风险

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汽车工业的极端战略重要性可能引发各种令人难以准确预见的潜在风险。根据2023年麦肯锡对72位规模以上机构CEO的调研结果,超过47%的受访者认为,地缘政治将成为对其组织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趋势(见图3-6-1)。

具体而言,汽车企业面临与地缘政治相关的七大风险点:

1)“全球标准化”转向“区域差异化”:全球化的逆流可能导致汽车企业需要审时度势,进行全球业务布局的重新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地缘政治现实。这涉及到重新评估市场需求、制定更加灵活的供应链策略,并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寻找更为稳妥和可持续的区域合作伙伴。车企或许需在不同地区建立更为自主的产业链,以减轻对特定地区经济和政治风险的依赖,确保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

2)数据本地存储及访问:地缘政治的变化可能要求汽车行业重新思考数据管理策略,应对数据本地存储和访问的新规定。企业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合作,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合规。同时,车企可能需要投资于建设更为强大的本地数据中心和存储设施,以在地缘政治动荡的背景下,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即时可用性。

3)核心技术及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及可预见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会对车企核心技术和原材料供应构成威胁,企业需采取更为主动的措施来确保其技术和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这包括多元化供应链,减少对特定地区的依赖,以及与关键供应商建立更为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外,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也可成为一项战略性选择。

4)自动驾驶的网络安全: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可能引发网络安全问题的升级,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提出新的挑战。车企需要增加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投资,确保其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抵御来自不同地区的潜在网络威胁。加强与网络安全专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并实施更为健全的安全标准和措施,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5)市场准入要求及限制:地缘政治可能导致一些市场出现新的准入要求和限制,车企需在国际市场中更为敏锐地了解当地法规和政策的走向,确保合法合规。并在建立灵活市场准入策略的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沟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潜在的法规变化和市场限制。

6)新兴市场竞争加剧:地缘政治的影响可能导致新兴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推动车企制定更为具体和差异化的战略。这可能包括适应当地文化和消费者需求,建立更为紧密的当地合作关系,以及投资于本地化生产和研发,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有一席之地。

7)大国关系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车企需在业务策略上更为谨慎。这包括审慎评估在不同大国市场的风险和机遇,制定更为灵活的全球业务计划,并在需要时调整供应链和生产布局,以更好地适应大国关系的变化。同时,与政府和国际组织保持紧密合作,争取更多支持和理解,也将成为应对大国关系波动的有效手段。

(二)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智能网联时代,汽车的智能化是把双刃剑。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数据隐私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泄露或错误处理。随着智能化汽车逐渐成为“移动数据中心”,车辆不仅记录驾驶员和乘客的个人信息,还通过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收集大量数据。海外消费者尤其重视个人隐私,对智能化汽车仍抱有个人数据被泄露或滥用的担心。在麦肯锡2023年面向汽车互联产业高管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中,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隐私保护和使用安全是处理和使用车载设备数据的一大挑战(见图3-6-2)。

因此,保护数据隐私与安全是中国车企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要务。车企需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透明度政策等措施来确保用户隐私的安全。例如,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车企必须遵守《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在收集、使用和处理数据时必须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保持透明。此外,车企还应建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以减轻数据安全疑虑;可采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汽车数据,并在发生个人数据泄露时及时向当局报告,并记录所有相关事件。通过这些措施,中国车企可在全球市场建立信任,确保其智能网联汽车在遵守数据隐私法规的同时,也能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 关于A轮学堂-

A轮学堂旨在打造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创业培训平台,聚集创业者与投资人,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与融资辅导,成功迈向A轮。A轮学堂云集国内创业与投资大咖,已奉献逾百期线上直播,并完成十三期“Founders Class”,汇聚近400位优秀的早期创始人。社会上A轮融资成功率仅1%左右,通过“Founders Class”培训,近35%的学员企业成功完成下轮融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