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2025上海车展前瞻 | 新势力有哪些新车上市亮相呢?

IP属地 北京 编辑:冯璃月 电动EV 时间:2025-04-07 23:31:40

作为国内开年规模最大的车展,上海车展距离开幕仅剩不到半个月时间。

各大车企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为在今年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崭露头角。

如果说前几年的主角还是“价格战”,那么今年的核心战场已转向“技术内卷”——国产新势力们不再满足于堆料,而是用颠覆性技术重新定义豪华与实用。

话不多说,本文带你看看新势力的5款重磅新车上市亮相。

小米YU7:SU7同门师兄,热度嘎嘎高

小米YU7定位中大型纯电SUV,6-7月正式上市,对标同门师兄小米SU7的21.59万起定价,预计价格会在23-30万元,或将亮相本次上海车展。

它有单电机、双电机多种配置,还对应不同的激光雷达版本,续航最长超800km,双电机版综合功率达508kW,最高车速253km/h。

小米凭借SU7积累的技术和口碑,推出YU7拓展SUV市场,凭借丰富配置和性价比,有望在20-30万级纯电SUV市场抢占份额,给特斯拉Model Y、极氪7X、乐道L60、智己LS6、阿维塔07、智界R7等对手造成不小压力。

如果YU7能复制SU7的销量神话,其他品牌或许不得不重新思考产品线的布局逻辑,毕竟大家都懂,雷军这个天生的营销圣体实在太能打了。

极氪9X:百万级国产SUV的“技术宣言”

极氪9X的登场堪称本届车展最大看点之一。这款车长超5.2米的全尺寸SUV,直接对标奔驰GLS迈巴赫,光辉版售价更是突破百万大关。其核心卖点在于“超级电混技术”——融合纯电、插混、增程三者的优势,既能实现纯电驾驶质感,又能通过发动机直驱解决高速能耗痛点,满油满电续航直奔1500km。

此前,比亚迪祭出全域千伏高压加10C闪充电势的组合拳,用1000伏电压和1000电流实现1兆瓦功率,5分钟补能407km。

从技术层面,极氪对比比亚迪来对比,极氪1.2兆瓦全液冷充电桩首次曝光,比比亚迪刚发的1兆瓦闪充还猛20%。

网友甚至直言:原以为比亚迪的“兆瓦闪充”已经天下无敌了,谁能想到极氪还憋着个大招,这是谁的部将?

另外更狠的是,它首发搭载双英伟达Thor芯片和5激光雷达,算力高达1400TOPS,成为行业首个宣称实现L3级智驾的量产方案。

从行业来看,极氪9X的野心不仅是卖车,更是向传统豪车发起“技术降维打击”。当BBA还在纠结如何“油改电”时,极氪用混动架构+高阶智驾的组合,重新定义了百万级豪车的价值标准。此举或将倒逼传统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甚至引发豪华车定价体系的重构。

问界M8:鸿蒙智行“新猛将”

问界M8预售价36.8万起,比自家旗舰M9低了一个身位,却完整继承了华为ADS 2.0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采用6座布局,其大电池小油箱的设计,做到了310km纯电续航+1526km综合续航的增程方案,精准击中家庭用户对“零焦虑”的需求痛点。

这款车最聪明的策略在于技术平权——用M9同款智驾硬件下放至40万级市场,直接叫板理想L8、小鹏G9等竞品。

问界M8填补了问界M7和M9之间的市场空白,完善了产品矩阵。凭借华为的技术背书,有望在中大型SUV市场,对传统豪华品牌发起冲击。

乐道L90:蔚来子品牌的“家庭牌”

乐道L90作为蔚来NT3.0平台的首款大型SUV,主打25万级家用市场。其核心差异点在于“反向操作”:舍弃激光雷达,专注大空间(6/7座布局)和换电便利性,与主品牌蔚来形成互补。这种“做减法”的思路,恰恰击中了家庭用户对实用性的刚性需求。

从品牌的布局来看,乐道的出现,暴露了新势力头部玩家的焦虑——既要维护高端品牌调性,又要争夺大众市场。通过子品牌切割用户群体,蔚来或许找到了破局之道。但如何避免“左右互搏”,仍是所有多品牌战略的终极考题。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4月初新总裁沈斐上任后不知道在上海车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惊喜呢?我们可以好好期待一下。

小鹏G7:用“性价比”重构产品矩阵

小鹏G7的聪明之处在于“精准卡位”。20万起的定价介于G6与G9之间,却通过拉长车身(比G6长139mm)打造出“类G9”的体量感,同时沿用G6的电机和智驾方案降低成本。这种“旧平台新包装”的策略,既避免与自家产品内耗,又能以更低价格抢占中型SUV市场。

从行业来看,新势力开始学会“精打细算”。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过消费者需求升级时,通过模块化平台实现快速改款,或许比盲目堆砌新技术更符合商业逻辑。但这也考验品牌如何平衡“性价比”与“技术领先”的叙事。

内卷不可怕,谁没绝活谁尴尬。

2025上海车展,看完这五款车,你会发现新势力的“内卷”早已超越价格战。小米用“模块化”和生态打破配置边界,华为用智驾和生态绑定用户,极氪用混动技术破局,乐道用换电施压、小鹏用智驾和平台复用降本、当然还理想L车型的换代和I8等车型的亮相……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不再跟风,而是重新定义赛道规则。

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注定属于那些“既能造车,更会造势”的品牌。当传统车企还在纠结“要不要跟进800V”时,新势力已经在思考“如何让用户离不开我的生态”。这场上海车展之后,行业或许会达成新共识:参数只是门票,体验才是王牌。

至于消费者?准备好钱包就行——毕竟这场“神仙打架”的结局,大概率是咱们捡便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