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我将不再担任乐道总裁的职务。”
“选择离开乐道,是我人生当中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但也是必须要做的决定。”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未让这台竞争力极强的好车达到与它的产品力相匹配的销量,在营销层面,有很多的欠缺不足。我作为团队负责人,暴露了很多短板,辜负了大家的期待,深感歉疚,也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此刻,距离艾铁成上周二正式官宣卸任,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而文章开篇的三段话,则是那封“告别信”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存在。
作为旁观者,已经不太想深究其突然“下课”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纵使大约半个多月前,接受媒体专访还对外释放着不同的信号,“关于这个问题,一走了之其实是最容易的,如果说现在就去谈这个,那就相当于半途而废,我觉得自己格局小了。”
但反转,就是发生的这么快。
对于艾铁成的离开,只想说:“事情没有做好,总有人需要付出代价。”好在,整个分手的过程,以及他的言出必行,都算得上体面。
反观接任者,则是NIO Power负责人沈斐。
平心而论,这样的选择乍一看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探究却又合情合理。因为后者,可能是自公司成立以来,一众高管之中“战斗力”最强的存在。
试问,谈论起蔚来,留给外界最深刻的“标签”是什么?或许,会有一部分人觉得是“服务好”,可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是“能换电”。
沈斐,则奠定了如此局面。
至于接下“乐道总裁”一职,更像是一次临危受命。之所以把重担交给他,相信一定是李斌再三权衡后的结果。
“作为参与建设蔚来千站万桩的基建老兵,我见过公司和行业内太多从充电桩换电站干到卖好车的励志故事。这次轮到我躬身入局:带着团队死磕服务销售细节,把用户口碑当广告牌;激活70多万蔚来和乐道家人的朋友圈子,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在评论区开个直通车,每条建议我都会看,大家教我怎么做,我认真学努力做。”
洋洋洒洒几百个字,无疑透露出沈斐的真诚与决心。
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身处如今全新的体系之下,其将主抓乐道的销售和区域公司管理。
乐道多部门产品体验、项目管理、设计、整车工程、数字架构、供应链、质量七大部门,直接由李斌管理。
战略、营销策略、用户关系、品牌传播则由秦力洪负责。
换言之,这个面向主流市场的第二品牌,正在变得愈发聚集。有了两位创始人的保驾护航,沈斐需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夺回失去的东西。”
实际上,试图复盘L60自去年9月19日上市以来“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根本的原因。
一方面,确实与初期产能的拉胯脱不开干系。另一方面,传播层面、销售层面、管理层面等维度的混乱,才是更大的“催化剂”。
绝不是危言耸听,像极了一场“人祸”。而乐道的步履蹒跚,甚至让整个蔚来都战战兢兢,没法按照预期的节奏前进。
反观L60,本以为能与Model Y杀个有来有回,却最终稳态月销仅有5千,妥妥的一款好产品,被各个环节的偏差所拖累。
悲哀,实在是太悲哀了。
事已至此,迈入到沈斐“掌舵”的阶段,今天文章的标题不可避免成为了许多读者最好奇的问题。
而从过去7天展现出的迹象来看,汇总成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要多。”
不吹不黑,一些积极的改变已经开始展现。
就拿清明假期为例,驾驶自己的L60返回了江苏溧阳。位于天目湖豪生大酒店的换电站上,已经看到“ONVO乐道”的标志,被贴在很显眼的位置。
时间倒回到4月3日,沈斐还曾表示:“车子什么时候进来呢,我就盯上了你这里的大空间。”
配文的合影,则是与安徽蔚来总经理余东明的合影,瞬间引人遐想:“L60要放牛屋卖了?乐道车主能进牛屋了?”
据不完全统计,自官宣以来,“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沈斐,累计发布了20多条有关该品牌的微博。
总之,带给人一副全新的精神面貌。
当然,理性客观的讲,错失了第一波异军突起的先发机会,再想从血腥的红海中突出重围,难度肯定与日俱增。
能否让L60回归到稳态月销1万辆以上,包括可不可以卖好同样至关重要、箭在弦上的L90与年底那款大五座纯电SUV,将是抛给临危受命的沈斐,今年最残酷的大考。
成与败,往往就在转念之间。
而乐道的好与坏,将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整个蔚来的走势。毕竟,NIO所主攻的高端纯电市场需求始终有限,其深耕的主流大众市场才能带来更大量变所引发的质变。
之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李斌重申了全年销量翻倍、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该品牌承担的压力,无疑明晃晃摆在那里。
不过,长久以来,一直坚信一个道理:“如果说一家新势力造车的脱颖而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那么第三项的占比将为90%。”
更直白来说,好的船长才是一艘大船不断向前的关键。
不可否认,NIO Power的茁壮成长,已经证明了沈斐的掌舵能力。而在卖车这件事情上,虽然算不上老手,但至少底色纯正。
由此再次回到今天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给出的答案为:“一切都还未盖棺定论,肯干与听劝就有希望。”
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最后还要提及的是,“2025年蔚来,俨然又被中国车市狠狠打了一巴掌。眼下,正遭遇铺天盖地的质疑与非议。而刻骨铭心的疼痛,让它不得不愈发彻底的开始反思与求变。至于结果如何,很快时间会给出不掺杂水分的反馈,其中也涵盖乐道。”
就我个人,依旧愿意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态度观望着,希望不要再让大家一次次的失望。
成立十多年,也该支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