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新能源车销量井喷的核心关键年。
大量消费者涌入车市,选择和新能源车站在一起,有接近50%的用户买了新能源车,原来购买油车的用户群体,整整少了一半。
鉴于此前几年的新能源市场发展经验,去年推出的车型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以简单为主要发展目标。
尤其是混动系统,基本上都是单档系统了。
什么叫“单档系统”?混动系统也都是有“变速箱”的,但这种变速箱和传统的油车变速箱完全不同,只是目的相同。
以某家企业的PHEV混动系统为例。
其在时速40km/h左右的时候,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时速80km/h左右的时候,切换成2档,也就是高速档。
理论上来说,这个混动架构就是一个“两档变速箱”。
去年之前,还有很多特别夸张的混动“变速箱”,有3档甚至6档的,工程师在设计混动系统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性能、可靠,以及匹配自家产品的设计逻辑。
但从销量来看,这种2档、3档、6档的混动产品,不仅今年没销量,而且产品数量也都越来越少,工程师选择放弃这种特别复杂的技术。
什么成为了主流?
目前混动的工程逻辑,就是尽量的增程化,增程的意思就是发动机用来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辆。
尽量增程化不意味着就是增程车,发动机还是要直接驱动车辆行驶的,目前的主流思维就是单档设计,比如说主流的选择就是时速80km/h以上,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
逻辑上,低速就是增程车,高速就是油车。
这样设计的理由,就是增程情况下更省油,发动机只用来发电,时刻处于最高热效率区间,而且更加安静、更加平顺。
高速情况下保证安全和输出稳定,发动机直接硬连接车辆。
过去,给插混配“变速箱”的逻辑是对的,比如说这台车是偏向于性能定位,就不能只有1个档位,配2-3个档,通过调节齿比的方式来放大动力,并且保证稳定性。
再比如说插混越野车,一个档位也不行。
但这些都是有自己定位需求的车辆,如果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代步车,还是要回归到最基本的简单设计逻辑,这样的好处主要是两个。
1、设计、制造成本更低,降低售价,更有利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升吸引力。
2、油耗更低,有人认为增程的油耗高,这是错误的理解,城市用增程的成本非常低,所以单档设计能全面降低油耗。
关键是,普通消费者并不懂这些,谁家的车便宜、省油,谁就是好车,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普通的商业逻辑。
所以,今年的设计方向一定是简单的产品更容易出爆款。
设计师也不用绞尽脑汁设计花活儿产品出来,发动机发电,驱动车辆行驶的工程逻辑是成功的,越复杂的技术路线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设计成本,使用体验感也未必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