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东荟城,保利学府里的知名度或许稍逊一筹。
不过,在老黄埔新盘稀缺时期,保利学府里就是老黄埔次新房中的老大哥。
由于靠近天河,对口省一级学校港湾小学,成为当年次新房里的香馍馍,一套78㎡次新北向小三房就可以卖500万+
不过这种山顶价经过四年的市场洗礼,暴跌近250万,今年1月已回落至268万。
四年前,相比北向小三房的6.5万/㎡,保利学府里的小三房南向最贵卖至6.6万/㎡。这个价格放到现在,可以买望珠江的珠江春。
现在这种价格甚至可以在天河公园板块,买上一套大三房。去年12月华港花园一套102㎡北向三房,总价还不到500万。
保利学府里当年能卖出如此高价,并非偶然,有多层原因推动该小区二手房走向高价。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失衡,相比现在新项目动不动就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不同,四年前的老黄埔二手房可选的优质教育资源小区太少,比如东荟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保利学府里对口省一级港湾小学,且中学派位就有黄埔区优质学校八十六中。八十六中虽非顶尖名校,但在老黄埔片区属第一梯队资源,吸引了重视教育的刚需家庭。
另一方面,2021年广州因限价政策导致新盘预售证审批困难,一手房供应严重不足。黄埔的一手房去化周期就曾低至2.9个月,购房者被迫转向二手房市场。
相比一手房,保利学府里作为次新盘,看得见的配套成为稀缺选择。
由于一手房限价,黄埔科学城等板块的新盘价格被压制,而二手房挂牌价持续上涨,形成倒挂现象。
老黄埔鱼珠港 @中国广州发布
老黄埔作为广州东进战略的主阵地,被定位为广州“第二CBD”,叠加旧改大举推进和产业升级等利好,吸引大量投资客,加剧了市场热度。
保利学府里就是虚高挂牌的典型例子,该小区有房源挂牌价曾高达7.9万/㎡,远超实际成交价,制造市场紧张氛围,间接推动这个时期的接盘者以山顶价接盘。
时光流转,四年后的老黄埔一手房如春笋般冒出,曾经叱咤一时的老黄埔“三剑客”也陆续进入二手市场。
目前,双沙旧改中建海丝城、文冲东旧改中建未来方洲、沙步旧改万科黄埔新城均价约2.5-4.5万/㎡,广州地铁珑岄上城、中交科城黄埔未来城即将入市,还有新溪旧改黄埔润府、珠江村旧改珠江春等高端楼盘抢占市场。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盘商业配套更好,轨道交通更便利,引进的教育资源一个比一个吹得响。
当前黄埔楼市已进入分化阶段,核心区逐步企稳,而供应过剩的外围区域仍面临压力。
当网红光环褪去,保利学府里现象也警示当前的购房者:地段价值与配套虽重要,但盲目追涨易导致高位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