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如果想省钱,第一法则是混动,其次是油车和电车。
混动分为两类,一类是比亚迪这种插电混动,另一类是丰田的不插电混动,本质上这两种混动的经济性能都很强。
比亚迪的混动,配备了更大容量的电池包,可以做到前50km、100km用电行驶,如果没电之后,发动机启动,开始烧油。
丰田的混动只是在起步的时候用电,电池包容量普遍在2kWh左右,跑起来之后就是发动机参与工作。
这两套动力系统,都是目前经济性能非常好的路线,用油的成本,百公里在5L以内,各位可以按照油价来预估。
100公里的成本,用油也只有30元左右。
如果是油车,基本上市区+高速,综合油耗在7L、8L左右,成本在50块钱以上,所有混动能比油车节省40%左右的油耗成本,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电车呢?
其实电车这个产物,非常复杂,讨论它的点,其实也不能从纯粹的百公里成本出发,原因比较多。
1、工具属性一定意义上是缺失的,纯电车不具备油车、混动的工具属性,高强度用车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续航焦虑。
2、大电池包的背后意味着更难做的安全设计,电池包的爆燃、热失控、碰撞之后的问题,以及和纯电车匹配的一系列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说用起来麻烦的隐藏式门把手、无实体的倒车镜调节方式等等。
3、崩盘更快的残值,和百公里用车成本相比,电车残值的崩盘可不是十几块钱几十块钱,而是几万乃至十万的蒸发。
所以我们说,电车的经济性能不能只从百公里多少钱出发。
之前我们也推荐过电车,但也都保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买电车的价格不能高,几万块钱的小电车是经济最优选,日常市区代步完全没有问题,也不用担心残值崩盘的问题,本身价格低就不存在“崩盘”的说法。
市区代步的经济性能的确也不错。
但在只能买一台车的基础上,混动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全世界的汽车技术储备中,更多人会认为丰田混动、本田混动,这种不插电、不依赖电池包的技术路线非常好。
一个是,这些混动车型的制造成本比较低,不依赖大电池包,生产负荷比较低,更容易卖出比较低的价格。
当然,过去丰田卖的比较贵,因为其要求更高的利润空间,目前比如说丰田雷凌混动,入门车型的价格也只有8万左右了,这已经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经济性能优势。
另一个,自重比较轻,整车的灵活性比较好,悬架、制动、转向等负载小,更有利于设计出高标准产品,最关键的是在动能守恒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小体重”混动车型的经济性能更加突出。
考虑到有电池包,2kWh左右容量的电池包,也更容易做好安全性,不会占用更多的空间表现。
基于可靠、安全、成本低的优势,这种混动利用电机、电池的优势,放大了内燃机的经济性能优势,所以这种混动既省钱也比较省油。
省钱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话题,从买车、用车、修车、保养到卖车,“一条龙”下来全部都是花最少钱的,就是最好的经济性能。
当然,以比亚迪为首的大电池包混动,的确也拥有更好的经济性能,但其实还是要抓住一点,不要买太贵的车辆,目前的乘用车环境,20万预算已经能买到非常好的产品了。
十几万的混动,无论是安全、续航、性能还是配置,都足够日常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