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间,新希望(000876.SZ,以下亦简称“新希望六和”)发布《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刘畅、张明贵、李建雄、杨芳、陶玉岭、周伯平当选为新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新希望新一届董事会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集团副董事长王航不再担任董事。新任董事杨芳系新希望集团领导小组成员、首席财务官,另一名新任董事陶玉岭则被聘任为总裁。同时,原广东新希望新农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亮,被聘任为董秘。
“饲料大王”刘永好自1998年新希望上市以来便担任董事职务,这是他27年后首次退出新希望董事会。
对此,新希望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刘永好董事长虽不再担任新希望六和董事,但他仍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新希望六和的大股东,会持续给予上市公司支持。这也代表了他对董事长刘畅及团队的信心,有新的管理人才进入新希望董事会,公司发展势头会趋向于更好。在集团事务之外,刘永好董事长今后更多的精力会放在政协委员履职、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川商群体发展壮大等方面。
4月3日,在“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上,新希望集团的“村长班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入选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而刘永好作为入选首批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的民营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
图片图虫创意
时隔多年再次实现一季度盈利
2013年,1980年出生的刘畅从父亲刘永好手中接过新希望董事长的职务。刘畅在此次会上表示,本次董事会换届恰逢民营经济座谈会召开之后,对新希望六和这家农业龙头企业、民营企业排头兵而言,是一个备受鼓舞、充满信心的春天。
新希望相关人士表示,2024年,经过新希望六和全公司的不懈努力,猪产业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养殖成本持续下降;饲料产业稳住阵脚,尤其海外饲料实现较好增长。再加上外部行情好转,公司整体盈利和财务基本面都得到了大幅改善。
2025年一季度,虽然猪价下行带来一些外部挑战,但由于冬季非瘟防控有力,养殖成本继续降低,新希望饲料业务在一季度也实现了量利双增。
4月2日晚,新希望发布2024年的年度业绩快报和2025年的一季度业绩预告。2024年其实现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90.05%;扣非净利润6.16亿元,同比增长113.37%,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一季度其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30亿元~5亿元,同比增长122%以上。
“我们也时隔多年,再一次实现了一季度的单季盈利。”刘畅说。
图片新希望六和
刘畅认为,对于创业40多年的新希望而言,在过去的这几年当中,经历了超长的猪周期、行业的波折、企业自身经营结构的调整等考验,重塑了新希望的团队能力,重塑了整个公司在新时代下的新商业模式与经营理念,发布了新希望的“战时文化”,从而再次激励从上到下的团队和员工,以“持久战”的心态和精神去面对一系列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她向新老董事会成员表示,“通过业绩快报可以看到,我们还是比较好地走出了最低谷的阶段,非常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个换届会,我也感谢第九届董事们做出的贡献,更要感谢接下来新一届董事会以及我们的核心高管成员,将会要肩负起来新时代、新结构下的担子。”
更多地寻求盈利的确定性
针对刚发布的去年业绩,刘畅做了分析:从经营结构上看,去年疫病防控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自有场线发病是非常少的个位数,较此前两年大大降低。“这证明了我们不论是硬件改造还是防病管理能力,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成本也持续改善,证明我们在过去几年的大起伏中、在损失中、战斗中提升了自己的平均养殖水平,一线养殖人员的能力得到了成长,否则不会反映出平均成本的下降。”
根据公告,新希望2024年四季度仔猪断奶成本降至263元/头,同比降超20%;育肥阶段成活率达到93%,同比有所提升;在运营场线出栏肥猪完全成本降至13.6元/公斤。在完成多条场线防疫改造的同时,新希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结合内部能力与外部行情稳步复产,生猪单月出栏量从9月的119.24万头增至12月的159.15万头。
在去年第三季度时,刘畅与高管也在思考未来下一阶段的战略。她提到,去年是走出困境,以盈利为先、成本为先,但团队也意识到并提出,今后要从持续优化养殖能力,到成长为一个“会做猪的生意”的公司,从经营的角度,更多地获取盈利的确定性,以自身的经营能力更好地平抑周期的天然波动。
刘畅总结到,“事实上,今年一季度的经营结果比较好地验证了这一点,我们经营认知的提升带来了相应的、一定的确定性。当然我们还面临今年猪价怎么样的未知数,我们不敢讲,但我们过去这段时间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一定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