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肯定会是万众期待的高阶智驾普及元年。”
去年年末,位于某场试驾活动上,一位主机厂的友人抛来了文章开篇的一句话。老实说,彼时的我将信将疑。
因为,刚刚过去365天,虽然新能源车在渗透率维度的确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你说智驾在终端消费者购车决策中的比重,究竟上升到了怎样一个空前的高度,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尤其是位于低线市场,高阶智驾与当地用户的距离,仍非常非常遥远。
以华为、蔚来、小鹏、理想为首的新能源品牌,纵使已经竭尽全力的吆喝,可在该维度积攒下的势能,依旧无法彻底击穿所有人的心智。
可谁都未曾料到,迈入到全新的周期,潮水般的攻势会如此之快的袭来,“高阶智驾普及元年”的含金量,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攀升。
而这背后最大的“助燃剂”,非比亚迪莫属。
春节假期刚过,当这位“大魔王”迫不及待的召开发布会,宣布王朝网、海洋网面向主流市场的诸多车型,几乎全部标配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
通过这样的方式,比亚迪无疑希望牢牢建立起一种认知,“以后,新能源车没高阶智驾,就是所谓的功能机,注定将会被淘汰出局。”
那么,结果呢?
能够看到,各大主机厂纷纷跟进,开始宣布自家针对该板块的规划与节奏。譬如,吉利的千里浩瀚,譬如奇瑞的猎鹰智驾,再譬如长安的天枢智驾……
总之,随着愈发繁多的巨头入场,翘首以盼的全民智驾时代俨然真的来了。而愈发汹涌的潮水,也预示着新的机遇与风口。
譬如,智驾芯片领域。
01好“芯”需要高质价比
其实,比亚迪那场发布会后,曾进行了一场小规模专访,获悉天神之眼C所使用的智驾芯片主要为英伟达Orin N。
而整场专访下来,明显能够感受到一个强烈的信号:“开启全民智驾时代的前提,一颗高质价比的芯片不可或缺,有好芯才有掀桌子的可能性。”
而在吉利、奇瑞、长安等巨头的眼中,同样认为一颗“适合”的智驾芯片,在全民智驾时代,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那么,什么又是“高质价比”?答案直指在价格、成本均较为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供更强大的计算性能。
顺势,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英伟达是不是这个领域的唯一解?
带着较为苛刻的条件,不断筛选之下,发现高通SA8620P映入了眼帘。
首先,在芯片制程上,其做到了4nm,均小于对手的7nm,并且功耗可以做到30W以内,在芯片计算性能、集成度上表现更为强劲。
种种特性投射到芯片功能上,据悉相对于对手支持轻量级行泊一体的中阶智驾能力,高通SA8620P能够实现轻量级的城市NOA及代客泊车功能。
并且,得益于针对车规级打造的Adreno 730GPU架构等,高通SA8620P更适配目前行业主流的Transformer端到端算法框架,在软硬协同上表现更好。
另外,值得分享的是,高通SA8620P还具有一大“杀手锏”——支持被动散热。
拥有该“技能树”后,意味着其能更好的“吸纳”试图落地高阶智驾的燃油车选手。
要知道,由于该群体本身的车载用电冗余度不高,如果要搭载类似英伟达Orin N的智驾芯片,需要重新制定散热方案,在适配上一直是个行业难题。
但高通 SA8620P 的优势可以让在不增加额外散热成本和系统复杂性的情况下直接装车,主机厂无需再为燃油车单独开发智驾系统,研发成本与适配周期都能大幅度下降。
综合来看,高通SA8620P无疑为终端客户提供了足够优秀的质价比,进一步拉低了好‘芯’上车的门槛,与英伟达Orin N相比也展现出更突出的性能与质价比优势。
02冲击下一个百万级出货量
最近,根据王传福的透露,今年比亚迪的销量目标直指550万辆。
保守估计,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的车型,至少会有300万辆左右。换言之,将累计采买超过300万颗智驾芯片。由此不禁感叹,巨头下场总是非常的“大手笔”。
当然,随着比亚迪出牌,恰如文章开篇提及的那样,整个中国车市无疑迎来了高阶智驾普及元年。对于高质价比芯片的需求,瞬间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今年乘用车市场总规模达到2500万辆,无论燃油车也好,新能源车也罢,搭载高阶智驾的产品占据半壁江山并不过分。
也正是瞅准这样风口与机遇,高通SA8620P同样选择下场。据获悉,今年二季度上市后,该芯片有望实现百万级出货量。
而它不挑车型,不挑动力类型,俨然打破了智驾新能源高端车的桎梏,让所有人享受高品质智驾,尤其是普通消费者能很大程度上的受益。
与此同时,高通SA8620P 的大杀四方,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进一步了解后得知,搭载高通SA8620P即将落地的高阶智驾方案,由几乎已经拿下国内高阶智驾终端份额半壁江山,并收获了公认优异口碑的头部供应商Momenta深度参与软件算法开发。
而Momenta,已是智驾第一梯队中的佼佼者,深受广大车企的喜爱与拥簇。
恰恰基于上述强强联合,双方在软硬层面形成了愈发默契的协同作业,即一边探索高阶智驾的上限,另一边挖掘智驾平权的更多可能性。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高通SA8620P今年如期完成百万级的出货量,势必将会通过更大的规模效应,持续不断的降低芯片成本,在整个行业中,形成越来越健康与良性循环,令诸多主机厂与大批用户共同受益。
作为全球半导体芯片领域的两大巨擘,高通和英伟达在自动驾驶浪潮席卷之际,也正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