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1项课题验收,重庆评审会成果满满!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云飞 ITBEAR 时间:2025-04-04 08:00:37

4月2日,一场关于联盟共性技术课题的验收评审会在山城重庆顺利召开。此次会议聚焦于2023年度启动的21项技术课题,旨在对其进行全面的结题验收。此次活动由深蓝汽车精心承办,评审专家团队阵容强大,包括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开国、副主任吴志新在内的14名业内权威专家。

会上,联盟副秘书长刘国芳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这21项课题的总体概况、评审的具体安排以及相关要求。据悉,这些课题于2023年9月正式立项,研究周期为一年半。期间,联盟秘书处积极组织课题中期检查、技术研讨会以及线上微课堂等活动,有效促进了阶段性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验收评审环节,课题按照技术方向被划分为整车与产业研究、驱动与底盘系统、动力电池以及充电技术四大领域。各领域分别由李开国主任、张俊智教授、肖成伟研究员和邵浙海主任担任专家组组长。各课题承担单位依次就研究内容、成果、技术分享及应用推广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质询和深入讨论,21项课题均被认为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既定的考核要求,并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验收。同时,专家们也针对课题的后续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课题研究成果方面,亮点纷呈。例如,中国汽研的“乘员舱人体热舒适性瞬态仿真方法研究”课题,成功构建了基于CFD技术的乘员舱热环境瞬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误差极小。北京理工大学的“储热与热泵集成的全气候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技术研究”课题,则完成了极寒地区电动车辆储热系统的材料优选、结构设计与系统集成,并搭建了铝硅合金相变储热装置实验台。

深蓝汽车的“整车智能化能量管理技术”、国创芯联的“车规级芯片产业现状及自主可控技术路径研究”、中国汽研的“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战略’机遇与风险分析”等课题,也均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评审结束后,联盟秘书处表示,将针对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组织分享交流活动,以进一步推动技术的传播与应用。敬请广大业内人士关注后续动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