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插电混动VS增程,技术比拼谁更胜一筹?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ITBEAR 时间:2025-04-03 23:31:00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与增程式电动技术的优劣之争,一直是业界与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围绕这一争议,2023年中国汽车百人论坛上的专家发言引发了广泛讨论。欧阳院士在论坛上明确表示,相较于增程式技术,插电混动技术更为优越。这一观点随即引发了公众对于两种技术深入对比的兴趣。

从技术层面剖析,增程式电动车采用串联模式,发动机仅作为发电机使用,再通过电机驱动车辆,驱动模式相对单一。而插电混动车则更为灵活,既能以串联模式运行,也能实现发动机与电机的并联驱动,即两者可共同为车辆提供动力。这意味着,插电混动车能够完成增程式电动车的所有功能,反之则不然。因此,从技术多样性和灵活性上看,插电混动技术无疑更胜一筹。

能耗方面,增程式电动车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存在两次损耗,首先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中约有20%的能量损失。而插电混动车则能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能量损耗相对较小,仅为5%左右。因此,在能耗效率上,插电混动车表现更佳。

动力表现方面,以亏电状态为例,同样配备100kW发动机的增程式与插电混动车在急加速时,动力差距显著。由于增程式电动车存在20%的能量损耗,其最终用于驱动的功率仅为80kW,而插电混动车则能保留95kW的功率。因此,在动力性能上,插电混动车同样占据优势。

静谧性方面,由于插电混动车在相同功率需求下,发动机的运行功率更低,因此其车辆的静谧性表现更佳。这得益于插电混动车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高效性,使得发动机无需过度工作,从而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安全性方面,增程式电动车由于仅采用串联模式,一旦电机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动力中断。而插电混动车则由于具备串并联两种模式,发动机和电机可以单独或同时驱动车辆,因此在安全冗余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在技术创新方面,以比亚迪为例,该品牌自2008年推出第一代插电混动车F3DM以来,已坚持插电混动技术17年之久,并经历了五次技术迭代。如今,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在亏电状态下油耗仅为2.9L,这一成绩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相比之下,增程式电动车由于结构简单、技术落后,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亏电油耗高、动力弱、噪音大等用户痛点。

环保方面,插电混动车由于油耗更低,且所需电池容量较小,因此更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而增程式电动车则由于需要大电池来支持其运行,因此在环保方面表现稍逊一筹。

从技术、能耗、动力、静谧性、安全性、创新以及环保等多个方面来看,插电混动技术相较于增程式电动车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欧阳院士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数据与实践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