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的转移,往往直接影响到部分城市的兴衰。对于两宋时期完成的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发展。当然,对于部分中原城市,其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其中,对于河南省的开封市,最繁华的时候可谓世界第一大城市。当然,因为战争、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原因,开封这座千年古都逐渐没落成四线城市。
一
首先,开封,简称汴,古称汴京、汴梁,为八朝古都。位于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相连,西与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和周口,北隔黄河与新乡相望。作为和洛阳、西安、北京、南京、杭州等城市并列的古都。开封作为古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彼时,夏朝虽然多次更换都城,但是,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32年,史称老丘。由于处在中原地区,早在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二
到了汉朝时,因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由此,开封的名字,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然,大部分的历史阶段,开封存在不同的称呼。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也即今天的开封地区。在战国时期,因为魏国的大力经营,开封和临淄、定陶等城市相媲美,成为当时繁华的大都市。不过,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历史时期,开封在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上很难和洛阳相媲美。
三
隋朝时期,京杭大运河开凿,因为运河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位于汴河要冲的开封,自然因此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到唐朝后,开封成为水陆便捷的大都会。五代十国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成为都城通常意味着成为该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而对于当时的开封,正是因为成为多个国家的都城,所以正式取代了洛阳的地位。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开封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
四
最后,对于北宋时期的开封,人口过百万,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不过,在两宋之际,开封饱经战争破坏。明清时期,开封虽然是中原重要都会,但繁华程度难以北宋时期相媲美。1954年10月,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