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财报横评|蔚小理十年沉浮:从并驱到分野

IP属地 北京 编辑:钟景轩 星车场 时间:2025-04-03 17:18:51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蔚小理"于钓鱼台再次同框。

不禁令人感叹,十年前,他们共同被行业戏称为“造车三傻”,在质疑声中蹒跚起步。如今,岁月流转,市场变迁,他们各自面临着大相径庭的财务状况,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那么,从最新出炉的企业年报中,三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呈现出怎样的分化态势?基于现有困境,“蔚小理”未来的经营战略又会走向何方?

蔚来汽车卖辆车亏10万,小鹏汽车毛利率仅为9%,理想汽车日均进账2.2亿

眼下正值财报季,“蔚小理”三家陆续发布了企业年报。据此整理了三家车企的核心财务数据,并制成表格进行对比。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三家新势力已经形成鲜明的分野。

我们先来对比下单车价格这个核心数据,即2024年三家车企平均卖出一辆车的成交价。

由于汽车业务都是三家车企的核心业务,故一辆车实际卖出去多少钱(单车价格),很大程度上能够衡量这三家车企的市场定位、产品竞争力以及品牌价值。

三家车企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汽车的销售额近乎蔚来汽车的十倍,小鹏汽车汽车销售额则为蔚来汽车的两倍。

同时,理想汽车的交付量是蔚来汽车的两倍有余,交付量最少的是小鹏汽车

接着,我们用汽车销售额除以交付量,能得出三家车企的单车均价。

从中可以看出,尽管蔚来汽车一直维持高端品牌定位,但其单车售价在三者中却是最低的。而理想汽车汽车不仅销量领先,单车均价也是最高的,呈现出“价量双优”的显著特征。

除此之外,尽管小鹏汽车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交出“最强财报”,但2024年其毛利率仅为9%,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接下来,我们深入剖析三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

依据三家车企的财报数据,2024年理想汽车成功实现805亿元的净利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均陷入不同程度的亏损,蔚来汽车的亏损状况尤为突出。

若以净利润(或净亏损)除以各自去年的汽车交付量,能够清晰看到,理想汽车每售出一台车,可为公司带来16万元的整体盈利;小鹏汽车每卖出一台车,公司整体亏损3万元;蔚来汽车的情形则较为严峻,每卖出一辆车,公司整体业务竟亏损10万元。

再从时间维度进一步分析,把三家车企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平摊到365天当中,2024年,理想汽车平均每天盈利达2.2亿元,小鹏汽车日均亏损0.15亿元,蔚来汽车日均亏损0.6亿元,三家车企呈现出明显分野。

最后,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发展健康与否、是否存在暴雷风险的关键指标,也值得深入剖析。

在贸易应付债款及应付票据方面,理想汽车的数额最高,达到小鹏汽车的两倍。然而,理想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却是最低的,流动比率最高。这表明理想汽车的财务状况极为稳健,财务风险很低。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蔚来汽车。蔚来汽车的流动比率尚不足1,意味着流动资产无法覆盖流动负债,并且其资产负债率高达近90%,这不禁让人对其暴雷风险深感担忧。

在现金头寸方面,理想汽车的储备最为充足,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的水平则不相上下。

现金头寸具体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是指在现金资产中,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银行习惯称之为现金头寸。

综上所述,理想汽车汽车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在盈利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而小鹏汽车汽车虽然短期从ICU中凤凰涅槃、亏损收窄,但仍在困境中突围;蔚来汽车汽车则面临着亏损扩大的严峻挑战,面对2025年更加惨烈的洗牌终局,三家各自有什么战略呢?

蔚来的CBU、小鹏的技术控、李想的纯电梦

蔚小理十年沉浮,也一路见证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萌芽到蓬勃的全过程。

2019年前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特斯拉乘着政策东风强势入局,以“鲶鱼效应”搅动中国市场。面对共同劲敌的强势冲击,“蔚小理”三剑客并肩作战,展现出中国新势力崛起的韧性。

蔚来汽车凭借ES8切入高端市场,以“中国特斯拉”定位,押宝换电服务、用户社群,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2018年实现交付1.13万辆,成功于纽交所上市。

小鹏汽车则聚焦智能驾驶领域,携G3车型入局,宣称“要做最懂中国的智能汽车”,通过OTA升级逐步迭代辅助驾驶功能,以技术极客形象突围。

理想汽车欲深耕增程式混动路线,通过“无续航焦虑”标签,切入家庭用户市场,以高效能价比打破“里程焦虑”魔咒。

然而,好景不长。彼时,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羽翼未丰,便遭遇补贴退坡的重大冲击,中国新能源车市首次陷入负增长的困境。

在这一严峻的时代浪潮下,蔚小理也未能独善其身,各自面临着棘手的危机。

蔚来汽车因ES8车型电池隐患问题实施召回举措,这一事件致使当年财务状况急剧恶化,全年亏损高达114亿元,企业一度濒临破产边缘,生存岌岌可危。

小鹏汽车汽车在对G3进行改款时,定价策略引发争议,导致老车主强烈维权,对品牌口碑造成不小冲击。

理想汽车汽车则因采用增程式技术路线,深陷舆论漩涡,被不少行业人士质疑技术落后,品牌发展遭受重重阻碍。

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命运的曙光悄然降临。蔚来汽车汽车迎来了合肥市政府的大力驰援,为其注入了至关重要的发展活力。

小鹏汽车汽车也成功获得小米、阿里高达4亿美元的融资,这笔资金犹如及时雨,助力小鹏汽车在发展的道路上重新起航,还顺利实现了纽交所上市。

理想汽车汽车同样幸运,收获了王兴与字节跳动共计5.3亿美元的救命融资,得以在困境中稳住阵脚,摆脱危机,于纳斯达克上市。

近年来,汽车市场波谲云诡,新变数层出不穷。

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跃升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赛道,车企间的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白热化态势。

与此同时,华为携先进技术强势入局,搅乱市场格局,小米SU7成功交付并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面对重重挑战,蔚小理纷纷实施一系列应对举措,在这一过程中,三者发展路径开始分化,逐渐走上了经营状况各异的发展轨道。

2022年,小鹏汽车汽车因G9上市遇挫,陷入发展低谷。何小鹏汽车痛定思痛,果断开启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

力邀王凤英加入、成功牵手大众、整顿供应链贪腐、推进智驾下放......一番破而后立的运作成效显著,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汽车强势逆袭,交出一份堪称“最强财报”的亮眼答卷。

2024年,理想汽车汽车的MEGA上市折戟,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关键时刻,李想当机立断,推迟纯电车型计划,将资源全力聚焦于L6战略布局。

这一精准且果敢的决策调整,成为理想汽车汽车扭转乾坤的关键,助力企业成功摆脱困境,重回发展正轨。

蔚来汽车的境遇则有所不同。面对长期的亏损压力,蔚来汽车试图通过发布乐道和萤火虫两个子品牌来实现销量突破。

然而事与愿违,这两个子品牌不仅未能达成“走量”目标,还因搭建全新宣传营销渠道耗费大量资金。

进入2025年,在这场被公认为汽车行业洗牌终局的激烈角逐中,蔚来汽车仍深陷亏损泥沼,艰难前行。

曾经,蔚来汽车依靠一轮又一轮的外部融资艰难维系,却始终未能叩开盈利的大门。

如今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李斌究竟会怎样凭借CUB,雷厉风行地推进改革,把蔚来汽车从亏损的泥沼中奋力拽出,成为行业内外瞩目的焦点。

过去,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技术路线以及精准的家庭用车定位,屡次用成功回击外界质疑,印证李想那些一度不被看好的预判。

可当下,智驾竞争已然成为行业主流趋势,未来理想汽车该如何率领旗下纯电家族积极接招、顺势破局,我们拭目以待。

往昔,小鹏汽车通过大力整顿供应链贪腐问题、果断推进智驾技术下放,成功走出困境,在这场残酷的行业洗牌终局里站稳脚跟。

不过诚如何小鹏汽车所言,小鹏汽车仍徘徊在ICU门口,尚未完全脱险。未来,小鹏汽车究竟怎样实现AI成为全球化的AI汽车公司的梦想,同时达成盈利目标,仍是摆在面前亟待攻克的难题。

写在最后:

十年一觉造车梦,蔚小理如今各不同。曾经被行业戏称为“造车三傻”的他们,如今却走出了三条截然不同的路,财务状况的分化让人唏嘘不已。

总的来说,蔚小理这十年,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创业史。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无论他们走向何方,我们都将拭目以待,期待他们能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