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红旗天工05、08之后,零跑B10也搭载了高通8650芯片,4nm制程,200TOPS稀疏算力,功耗较同级芯片低一半。而跟高通合作的大疆卓驭,也抢到了先手。
从现实来看,中高阶智驾一片喧嚣,但仅有英伟达Orin X、华为MDC610、地平线J5(J6系列2025年上车)和德州仪器TDA4-VH这4款芯片真正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如今,高通插了一脚进来。
卓驭科技之前选择的是德州仪器TDA4-VH,如今又投向高通8650。重要的是,基于100TOPS的高通8650,卓驭搞定了“车位到车位”。而在卓驭之前,还没有任何玩家完成量产方案。
而高通以8620/8650芯片,像一个楔子打进了中高阶智驾的裂缝,撕开了一道口子。由此,高通8650、地平线J6、英伟达ORIN X势成三分。这种局面,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01为什么选择高通?
一个问题是,零跑B10为什么选择高通芯片,而不是此前的英伟达Orin芯片?
答案是,当零跑B10升级为LEAP 3.5架构后,零跑在工程实践中发现:“两款芯片真正参与运算的部分,能力是相当的,单颗的8650作为智驾算力足够应对端到端。”
换句话说,这是“深入到架构级的理解”。通过考察芯片架构对以Transformer结构为基础的模型优化支持是否足够、能耗是否经济、后续能否支持更进一步的VLM、VLA等大模型,零跑选定了高通。
零跑CEO朱江明总结为: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到现在,已经不再是供应商给什么,主机厂就用什么。新的逻辑是,主机厂能理解多少,就能发挥多少。
所以,同样是端到端城区NOA,行业普遍需要数百TOPS以上算力、多个激光雷达的支持,搭载车型也止步15万以上。但零跑以单激光雷达、算力200TOPS条件下左右落地,并且创造了13万元内标配激光雷达的城市NOA门槛新纪录。
还有,像卓驭科技副总经理马建云也认为,中阶智驾需要的算力大概在32-47Tops,高阶智驾大概100-370Tops,更高级旗舰智驾大概300-1700Tops,“为什么中阶算力也能做到?其实它的竞争力已经从车辆的域控端转到服务器端。”换句话说,提升的态势已经发生变化。
而转向高通智驾芯片,也让零跑在LEAP 3.5架构的域控层面实现了“双芯片”的一体化,智驾的8650和智舱的8295共用一块电路板、一套通信协议、一套电源冷却系统。降本还在其次,优势在于后续VLA大模型上车,多模态大模型和端到端融合、智驾可视化、人机交互层面可以无障碍过渡。
根据NE时代的统计,2025年1月智驾域控供应商装机量TOP10中,高通8650落地卓驭域控,出货量12845台,市场份额3.2%,即将迎来规模量产。通过8650,高通正好打在了英伟达和地平线的空白地带。
这也是高通8650的先手效应。这招类似于微软绑定浏览器,凭借之前的座舱生态,智驾芯片无缝链接,给合作伙伴降低成本和提供方便,给竞争对手增加了难度。
而高通芯片的易用度与相对较好的生态,对一些智驾厂商来说,相比英伟达Orin X方案,有望在成本降低50%情况下达到其80%左右的性能,以此来拿到主机厂的定点,不是件很划算的事情么?
不仅如此,高通SA8650的潜力还很不错,据卓驭科技负责人沈劭劼向媒体介绍,“今年2月端到端已经量产,今年有更厉害的东西,生成式世界模型。”
02扩大“朋友圈”
高通SA8650芯片,瞄准的是10~20万元级别的乘用车市场。以高通一贯的产品思维,通过高性价比、丰富的生态,产品方向精准,时机把握更是高手所为。
与英伟达惯用的“高举高打”不同,手机芯片王者高通在汽车领域继续延续的是“低举高打”模式,来形成错位竞争,用“质性比”优势抢占市场蛋糕。
比如,在座舱领域,高通已经打造出SA8155P、SA8295P等爆款产品。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调查数据,2024年1~10月,高通在座舱域控芯片市场中占据引领地位,装机量达339万颗,市场份额高达68.4%。
如今,高通补齐智驾拼图后,拿出SA8620P/SA8650P,继续与英伟达、地平线争雄。
从数据方面来看,SA8650 CPU算力为230kDMIPs,与Orin顶配的Orin-X CPU算力230kDMIPs相当。此外,SA8650有100TOPS的AI算力,高于英伟达的ORIN N,同时图形输出能力很强,最高支持4个屏幕。
SA8650还可以对应12个摄像头,即8个800万像素,4个400万像素。SA8650功耗大概25~40瓦,所以采用水冷设计。此外,高通从第四代起就不单独提供芯片,都以模组形式销售,模组包含一颗SoC,4颗电源管理,2~4颗LPDDR DRAM。
再加上,SA8650并不孤单,还有高通SA8620P助阵。而高通SA8620P的等效算力不弱,达到128TOPS,与地平线J6M相当,高于英伟达Orin N的 84TOPS。在芯片制程上,高通SA8620P做到了4nm,功耗可以做到30瓦以内。
相对于地平线J6M、英伟达Orin N支持轻量级行泊一体的中阶智驾能力,高通SA8620P能够实现轻量级的城市NOA及代客泊车功能,换句话说,可以将智驾功能渗透进15万元级中端车型。而且,高通SA8620P今年二季度上市后,有望实现百万级出货量。众所周知,百万出货量是个重要的门槛。
再往下,一直难产的英伟达Thor芯片还是会登场,以更高的算力支持VLA模型是一种趋势,而一贯主打“精算力”的卓驭给出了基于高通芯片的解决方案,极致压榨算力,也让众多用户看到类似DEEPSEEK的希望,谁能不喜欢又便宜又好用的东西呢?
当然,要走到量产阶段,从规则算法转向端到端,技术门槛很高,必得忍受算法重构。而随着红旗天工05、08车型首发亮相,卓驭也完成了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
去年北京车展,高通与三家国内公司宣布智驾合作,分别是Momenta、毫末智行、卓驭科技。如今,卓驭第一个拿出了量产方案,跑通流程,而且,基于SA8650的100TOPS方案(有7V和10V两个方案),无需高精度地图和激光雷达,硬件成本仅为七千元。这也给未来铺平了道路。
此外,拿到长城1亿美元融资、靠AI改命的元戎启行,也即将推出基于高通8650芯片的高阶智驾方案,支持城市无图NOA功能。该方案有带激光和不带激光两个版本,且均采用端到端算法架构,可适配燃油和新能源车型。
可以说,高通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行业人士认为的自动驾驶的四座大山:数据、算法、算力、传感器,正在一个一个被攻克,高通在行动,其他的对手们,当然彻夜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