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交易泡汤?中国出手调查,李嘉诚资产一夜缩水781亿,美国失声

IP属地 北京 编辑:冯璃月 凌迅观察 时间:2025-04-03 11:00:16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针对“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市场监管总局回应:将依法进行审查。3月初,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与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拟向该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的资产,转让其持有和运营的分布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很快,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大公报等媒体接连发声,国务院港澳办官网也转载了一些媒体的报道。

巴拿马运河港口(资料图)

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大量货物需要通过这里运往世界各地。目前中国商船的货运量占巴拿马运河通航量的21%。因此一旦美国企业控制巴拿马运河,就可以实施选择性限流,破坏中国的经济,最糟糕的方式是直接撕破脸,不允许我们通过。总之,美国企业掌控巴拿马港口,中国在此的航运贸易势必受制于人,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稳定性将面临很大风险。

目前,审查焦点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交易是否导致国际航运服务市场过度集中;第二,是否存在通过协议安排排除限制竞争情形;第三,数字经济背景下港口数据安全的合规性。据反垄断法规定,达到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须事先申报,未申报不得实施。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审查既是对跨国并购的常规监管,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审查程序启动,这场牵动多方利益的商业交易已进入关键博弈期。

长江和记出售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是与贝莱德达成脱售旗下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43个港口、价值230亿美元(308亿新元)协议的一部分。据报道,没有迹象显示,上述协议已被撤销。由于交易内容繁杂,有重要细节尚未敲定。上述交易消息一出,亲北京《大公报》近两周接连发文炮轰李嘉诚“将国家重要战略资产拱手让人”,并形容有关交易并非“普通商业行为”,呼吁“面对如此大事大义大节,有关企业当三思”。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也转载《大公报》文章。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此次交易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港口资产,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航运咽喉,该港口2023年处理全球约6%的海运贸易量,其中中国货轮通行量占比超25%。香港特区政府自3月初知悉交易后,即与长和保持密切沟通,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曾公开强调"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就此事回应称:"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该表态被外界视为对交易可能引发的战略风险预警。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近日在社交平台发文,不点名反问:“商人有没有祖国?”,又称“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梁振英表示,也许香港被外国管治太久了,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以为一切“在商言商”。他续指,有眼睛的人都会看到香港当年在英国管治期间被要求对英国经济的服从和贡献,有脑袋的人也会想到美国政府对美国企业的扶持、对TikTok的针对和对中国产的船只的打压,他再反问:“大家说商人没有祖国吗?是‘在商言商’吗?”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近日,香港《大公报》发布题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的评论文章,文章提到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对于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的商家企业,不仅其合法权益会受到法律的严格保障,社会还将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营商空间和发展机遇。反之,对于那些轻视法律、作出损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行为的实体及个人,其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商业决策若只求一己之私、漠视国家利益,那么无论其算计多精、利润多丰,与遭到国人唾弃、背负骂名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