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陕西光储充一体化方案,政策赋能下的新能源生态实践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杨凌霄 Acrel2013 时间:2025-04-02 19:01:09

淮亚利 18702111853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陕西省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正通过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能源转型新范式。作为全国首个将新能源发展写入省级"十四五"规划的内陆省份,陕西通过政策体系创新、应用场景拓展与商业模式突破,为新型能源系统建设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

一、政策图谱:多维支撑体系构建

陕西省构建了"1+4+N"政策支撑体系:以《陕西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为核心纲领,配套出台《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办法》《智能电网建设行动方案》《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四项专项政策,并在延安、榆林等市创新推出地方性补贴政策。其中,对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实行"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对配建储能按装机容量给予150元/kWh补贴,形成全国领先的政策高地。

二、技术融合:三位一体协同创新

光伏基座:依托陕北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与关中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全省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800万千瓦。榆林隆基绿能研发的N型TOPCon组件量产效率达24.5%,为一体化方案提供高效发电保障。储能中枢:陕煤集团研发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示范项目中实现90%循环效率,配合国网陕西电力首创的"云储能"调度平台,构建多时间尺度调节能力。充电终端:特来电在西安建成西北首个"超充之都",部署480kW液冷超充桩,结合陕汽集团重卡换电技术,形成"快充+超充+换电"立体网络。

三、场景实践: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工业园区场景:西咸新区某汽车制造基地采用"光伏车棚+梯次电池储能+V2G充电桩"模式,年节省电费320万元,碳减排量达1.2万吨。交通枢纽场景:西安北站建设光伏幕墙+储能+充电综合体,实现站内用电100%绿电覆盖,获评交通运输部绿色枢纽示范工程。农村能源场景:商洛市试点"光伏+储能+充电+农业"四联模式,在猕猴桃种植区构建智慧微电网,提升农户年收入15%以上。

根据以上痛点,安科瑞能源管理系统可以解决该痛点

安科瑞能源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源网荷储”四大环节,通过“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动态调控”闭环,构建陕西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底座。

1. 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发-储-用”无缝衔接

2. 网荷互动:让负荷“随源而动”

3. 储能价值挖潜:从“成本单元”到“收益引擎”

四、机制突破:商业模式创新

陕西省创新推出"储能容量租赁+需求响应补贴+绿证交易"三重收益机制。榆林某光储充项目通过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获得0.6元/kWh的调峰补偿;西安浐灞生态区项目将碳资产打包发行ABS债券,开创西北地区新能源项目证券化先河。省发改委数据显示,典型项目内部收益率可达8.7%,投资回收期缩短至7年。

五、未来展望:构建新型能源生态系统

随着陕西-河南特高压通道建成投运,陕西正从"能源基地"向"枢纽平台"转型。规划中的"数字能源大脑"将整合全省2.3万个光储充设施,构建源网荷储动态匹配的智能系统。预计到2025年,全省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将突破500个,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产值超800亿元,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陕西的实践证明,光储充一体化不仅是技术系统的集成创新,更是政策机制、市场模式、产业生态的协同变革。这种以新型电力系统为牵引的转型路径,为内陆省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正在重塑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地理版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