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石家庄首富,搞了一个“教科书式”的造假大案。
从“信批违规”立案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只过去了12天,证监会一抓,抓到了“一窝”:43个责任主体、19名主要责任人、罚单总金额高达17亿。
首富李兆廷,是真的把手里的权力和资源“物尽其用”,奔着搞钱去的。
想要融资,得符合条件,不符合咋办呢?那就造假咯。
举个例子,发公司债对利润的要求是“最近3年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但是实际上,2016-2018年,东旭集团都是亏损的,靠虚增利润,在账面上“保持盈利”。
2018年,“18东集02”“18东集03”等债券都发完了,2019年,就开始虚减利润了。
5年时间里,东旭集团虚增收入478.25亿,虚增利润130亿,虚增货币资金447.9亿;东旭光电虚增收入167.6亿,虚增利润56.27亿。
别说,造假确实有用,2017年,东旭光电定增融资,2018年,东旭集团发行了公司债。
而用这些造假的财务数据,东旭系违法募集了110.65亿。
顺带着,上市公司也成了“提款机”,东旭集团把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的钱,拿给自己用了,现在没还的还有169.59亿。
在这些动辄百亿的财务造假面前,未按期披露年报,都算是“小错误”。
首富是真会玩,眼瞅着就要赶超“造假大户”们,虽然暂时赶不上断崖式领先的恒大地产,但是虚增收入的金额超过康美药业,虚增利润的金额超过了康得新。
接下来,东旭系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首富李兆廷,被罚了5.89亿,并终身市场禁入,东旭集团被罚了5.83亿,而且得还上市公司的占款,但是,货币资金都是虚增的,那170多亿,咋还呢?
东旭光电已经退市了,东旭蓝天早就跌到1块钱以下,就快退市了,嘉麟杰也在跟首富做切割,“在业务等方面均与实控人保持独立”。
李兆廷是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国企,成为一个技术员。
“知识改变命运”,那时候的人才红利是很大的,10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技术员,爬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比同期的副总们,少走20年弯路。
然后,他就辞职下海了,创办了东旭。
倒是没和老东家竞争,而是主要做电子显像管(CRT)玻璃外壳的生产装备。
那时候,彩色电视中CRT是主流又是核心部件,这位前国企老总,又用了7年,把市占率做到了50%,本地的老牌国企宝石集团,都用东旭的设备。
后来,CRT衰落,大家都搞液晶电视了,东旭也转型做了液晶玻璃基板。
转型很成功,那时候还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的。
然后,他盯上了资本市场。
东旭转型了,但是老客户宝石集团却不太行,然后,李兆廷一步一步就把宝石集团抓在手里了。
而宝石集团手里值钱的是1996年上市的宝石A,2013年,宝石A正式成为了东旭光电。
资本版图第一块先布好了,然后就是疯狂扩张了:
2015年,23.64亿收购宝安地产29.88%股权,然后更名东旭蓝天;
2016年,12.75亿收购嘉麟杰19.16%股份,实控第3家上市公司;
2016年,参与筹建西藏融资租赁,最终持股48.49%;
2017年,入股衡水银行,后来又继续增持,最终持股50.03%;
2017年底,入股金鹰基金,最终持股66.19%,实现控股。
各种并购、定增下来,花得一手好钱,在这3家上市公司和3家金融机构身上,花费总额270多亿。
而投桃报李,李老板身价280亿,成为石家庄首富。
而首富想花得钱,就更多了,因为李老板的脑内的版图更大。
比如,想12.34亿收购德青源,进军鸡蛋养殖行业;要收购北极光电,进军5G;想要收购申龙客车,进军新能源。
只不过,这些计划,要么被股东大会否决,要么被证监会否决了。
这么多收购,钱从哪儿来呢?借。
李老板已经把“融资-并购-再融资-再并购”的套路捋顺了:
1、债券:各种公开和非公开的债券,林林总总下来,总额有300多亿;
2、信托计划:华融跟东旭集团有不少并购投资基金信托计划,而背后还有不少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不乏一些地方农商行;
3、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占用上市公司款项;
4、曾想过在控股金融机构里面搞钱,甚至与职业经理人爆发冲突。
前期的大金主是华融,天眼查显示,华融国际信托在2014年入股东旭光电投资,占股48.78%,而东旭光电投资持有东旭集团51.46%股份,而在之后的各种融资中,都有华融的身影。
但是,那时候,大家都不太担心。
为啥呢?因为东旭集团账上有500多亿,跟暴雷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2019年,还是暴雷了。
东旭集团延迟给出了一份奇妙的财报:营收340亿,归母净利润-310.74亿,货币资金从561.6亿减到了69.69亿,而总债务高达1500多亿。
从盈利转巨亏,500亿现金直接蒸发了。
而东旭光电也公开违约,手里有180多亿现金,但是30亿的债券都还不起,出现“短期流动性困难”。
首富开始陷入债务漩涡,然后从财富榜上消失,再然后,就是被执行人。
现在,造假的事情终于被摊到阳光下,时间线就对上了。
钱从来不会凭空消失,原来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啊,资金一下就闭环了。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