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因地生“新”锻造发展引擎,红旗渠精神激荡安阳林州|红旗渠通水60周年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大河财立方 时间:2025-04-02 17:30:21

编者按:

2025年4月5日,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纪念日。为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建功新时代,围绕乡村振兴、红色研学、文旅融合、新质生产力等主题,省委宣传部近期组织开展“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集中采访活动。

本篇报道以三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林州企业为采访对象,挖掘红旗渠精神孕育的新质生产力。

“在林州做电子材料,困难和挑战很多,但我们就是要做高端,赢得客户的认可。”4月1日,在“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集中采访活动中,林州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远电子)综合办主任孔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红旗渠精神引领下,太行山麓的林州儿女面对高质量发展命题,以科技创新蹚出了一条“精神铸魂、因地创变”的特色发展路径。从绝壁凿渠到创新突围,在这片“人工天河”滋养的土地上,老区人民瞄准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力争浇灌出更丰富的产业硕果。

民营龙头企业孵化出“小巨人”和单项冠军

致远电子坐落于安阳林州红旗渠经开区内,主要从事高端覆铜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孔明介绍,公司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拥有河南省高端覆铜板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覆铜板是PCB(印制电路板)的基础材料。自投产以来,致远电子产品品质稳定、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在河南省覆铜板行业中排名第一、全国内资覆铜板企业排名第五,已成为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单位。

目前,致远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计算机等高端电子产品,并对IC(集成电路)载板、高频、高速等高端覆铜板进行研发,其中高频、高速类产品已完成中试,正在做市场推广,IC载板类产品已完成实验室阶段。

致远电子是全国民营500强企业河南凤宝集团成员单位。同在安阳林州的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远新材)主营电子纱、电子布,是致远电子的上游供应商。

光远新材成立时间早于致远电子,两家公司都是河南凤宝集团产业转型发展、在电子材料产业链延伸和升级的战略布局成果。

光远新材行政总监赵武全介绍,公司是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已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截至2024年底,获境内专利授权合计202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

村办小厂发展成为安阳市首家民营上市公司

2011年1月,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州重机)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林州市乃至安阳市首家民营上市公司。

实际上,林州重机的前身是安阳林州申村的村办小厂。1982年,林州重机创始人郭现生承包了申村的集体企业林钢站北锻压厂,生产农具和钢球;1987年,郭现生带领企业向煤机制造业的专业领域转型,成立了林县重型煤机设备厂,开始生产煤矿机械单体支柱配件。

现如今,林州重机已发展成为国内集能源装备制造、军工装备制造、煤矿运营服务、铸钢锻压业务、融资租赁服务于一体的能源装备综合服务企业,主营产品包括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输送机、虹膜识别产品、电液控制系统、铸锻配件等。

“从村办企业到上市公司,从家庭作坊转成国内领先的煤矿设备供应商,这中间经历了很多难关。”林州重机安全生产部副部长郭庆林回忆,公司团队不断攻坚克难、提升产品质量,产品销路逐渐打开,目前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主要产煤省区及大型煤炭基地。

林州重机还通过资本运作涉足人工智能产业,虹膜识别产品由其投资的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虹霸)研发生产。

中科虹霸采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致力于智慧矿山和智慧城市建设,主营壁挂式虹膜识别机、矿用柜式双目单面虹膜识别机、智慧井口一体机等,公司技术和产品在矿山、公安、社区、教育、医疗等领域得到应用。

精神引擎驱动,安阳林州勇拓产业新蓝海

2024年,林州工业经济向新而行。光远5G电子材料产业园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数据显示,2024年林州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6.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7.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7%。红旗渠经开区在全国排名第43位、中部地区排名第8位。

采访过程中,致远电子、光远新材、林州重机相关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红旗渠精神。在他们看来,这是林州人的精神信标。

孔明表示,林州地处豫北,公司产品下游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要在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选择做高端覆铜板,有利于公司业务形成护城河,但需要公司研发、生产团队齐心协力,持续解决问题,让产品拿得出手,要想赢得客户认可还需要公司加强服务能力,公司团队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红旗渠精神。

2025年年初,光远新材投资68亿元建设的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园项目点火投产,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主要包括年产1亿米高性能电子布和5G低介电玻璃纤维两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5亿元。赵武全认为,当年前辈们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修建红旗渠,公司正是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接连创造项目建设的“光远速度”,填补了河南省电子玻璃纤维行业空白。

“只要是林州人,家里老一辈基本上都参加过红旗渠工程,红旗渠精神让我们既能敢于做事,又能务实做事,这是我们勇于面向未来、持续拓展业务的底气。”郭庆林说。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