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李嘉诚“急踩刹车”,国家反垄断机构强势介入,大鱼已浮出水面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暴风评论 时间:2025-04-02 16:00:27

据港媒《星岛头条》3月28日最新报道,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此前消息称,长和原定4月2日前签订最终协议。长和早前与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中港以外包括巴拿马等43个港口业务,计划套现达190亿美元,连日来引起争议。一位接近长和的消息人士也对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表示:“下周不会正式签署有关两个巴拿马港口的协议。”香港《南华早报》获悉,4月2日并不是“真正的最后期限”,而只是一个可以签署协议的“最早日期”。

在此背景下,观点网讯:3月28日,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就“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问,获该局回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回应:我们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反垄断执法二司,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负责查处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案件,查处未达申报标准但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案件。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3月4日深夜,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公司发布新闻稿,宣布与由贝莱德牵头的美国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该财团将收购和记港口持有的巴拿马港口公司90% 股权,并收购长江和记在其附属公司与相关公司持有的80% 有效控制权益,包括于23个国43个港口拥有、营运、发展的共199个泊位,连同所有和记港口的管理资源、营运业务、货柜码头系统、资讯科技及其他系统,以及其他涉及用于控制和营运有关港口的资产。新闻稿指出,协议总价值228亿美元。相关文件将在2025 年4 月2 日或之前签订。

之前彭博社曾宣称,长和“顶住压力”,将会在4月2日如期签署协议。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审查,成了这场博弈的转折点。面对记者提问,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明确表态:“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短短一句话,信息量爆炸。审查依据的是《反垄断法》第2条和第26条,即便交易未达申报标准,只要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监管机构就有权介入。这记法律重拳,直接打碎了贝莱德财团“速战速决”的算盘。

李嘉诚(资料图)

如果李嘉诚真的是为了股东利益,那么他现在应该立刻停止出售港口的流程,结果他不仅要继续出售,甚至长和还临时取消业绩发布会,拒绝对交易细节作出解释,投资者用脚投票,让“股东利益至上”的谎言不攻自破。实际上,李嘉诚这次的决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其资本版图“去中国化”战略的延续。截至2024年,长和系80%资产分布于欧美,中国大陆及香港业务占比不足12%。从2013年到2025年,累计抛售内地资产超4000亿港元,转头去收购英国30%天然气网络、40%电信市场及加拿大能源资产。

这段时间,中国内地以及香港特区的媒体没少对李嘉诚提出建议和批评,香港媒体大公报就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毫不夸张地说,大公报已经与李嘉诚杠上了,不到一个月,其发布至少十几篇文章抨击李嘉诚出售港口的决策。特别是以下三次:13号发表的锐评《莫天真 勿糊涂》、17号的“饮水思源有担当 背靠祖国谋发展”社评,以及21号的评论文章《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这些文章的核心意思总结起来,就是商人不应该向美国霸权屈服,必须明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休戚与共。

李嘉诚(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同在3月28日,香港大公文汇新媒体报道了其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采访显示,长和港口交易正在接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依法审查。显然,长和港口交易已经不能按原定计划于2025年4月2日完成。李嘉诚的部分过往作为也被再次回顾:其中之一就是李嘉诚捐建汕头大学事件。李嘉诚以超百亿元资金支持汕头大学建设,这一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慈善投入常被解读为“纯粹公益”。但是,如果从商业战略视角审视,其背后实则蕴含着精妙的收益逻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