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12家汽车整车行业年报解析,新能源车领跑,传统车企冰火两重天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雨柔 财经浩然 时间:2025-04-02 14:30:32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加速分化,价格战叠加技术迭代的“双重风暴”让车企经历了一场残酷的生存考验。从最新发布的12家整车企业年报数据来看,新能源与出口强势的企业逆势增长,而依赖燃油车或转型滞后的车企则深陷泥潭。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具体的数据情况。

绩优阵营:新能源+出口成核心驱动力

1.比亚迪(002594):“技术狂魔”稳坐霸主地位。营收7771亿(+29%)、净利润402.5亿(+34%),毛利率19.4%,研发投入超542亿元,占净利润134%。

核心优势:新能源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33.2%,刀片电池、璇玑架构等技术突破支撑高增长。出口占比提升至15.6%,高端车型仰望、方程豹贡献利润弹性。

核心优势:与华为深度合作,智能驾驶与增程式技术领先;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单季度净利率达5.8%。

核心优势:自主研发电池、电机系统,智能网联技术覆盖公交、旅游等多场景,出口东南亚、中东市场加速。

核心挑战:研发费用高企(蓝山/H9营销投入)、汇率波动导致财务费用增加。

5.中国重汽(000951):重卡出口“扛旗者”。净利润14.8亿(+36.96%),连续多年保持国内重卡出口第一,东南亚、非洲基建需求驱动增长。

核心优势:轻卡与SUV双线发力,出口东南亚增长35%,新能源车型试水成效初显(驭胜EV占比12%)。

业绩分化:潜力股与边缘企业并存

1.安凯客车(000868):微型企业的生存挣扎。净利润仅839.2万,毛利率10.25%,营收规模不足30亿,现金流趋近于零(每股现金流0.0027元)。

核心风险:依赖地方公交订单,新能源补贴退坡后盈利空间收窄,抗风险能力弱。

潜力点:冷藏车、新能源专用车占比提升至28%,智能化生产线降本增效。

3.一汽解放(000800):商用车周期之痛。净利润下滑22.78%至6.22亿,重卡市场需求疲软,出口未能弥补国内缺口,现金流压力凸显(每股现金流-1.19元)。

业绩承压:转型滞后与燃油车困局

行业分化加速,谁能穿越周期?2024年自主品牌在华份额超65%,2025年预计达70%,外资品牌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比亚迪、赛力斯等以研发构建壁垒,而传统车企若无法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或面临淘汰。长城、中国重汽海外毛利率高于国内,东南亚、南美、中东成必争之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