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百万客流的虹桥交通枢纽毫无疑问是上海的“流量入口”,如今,匆匆过客成为大虹桥地区的消费常客。不知不觉中,虹桥已成为“来沪消费第一站”的城市新地标,不少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旅客为首店、尖货、热门活动奔赴而来。
虹桥天地是一座“长”在交通动脉上的商业体,不少顾客专程而来。“这里既能淘到限量款,又能体验‘开盲盒’的乐趣。”近日,一位韩国博主在只二透明仓举着刚淘到的香奈儿中古包兴奋地说。随着中国对韩国入境免签政策落地,这个占地近万平米的全球最大中古奢侈品仓库已成为韩国年轻人周末打卡新宠。货架上超十万件二手奢侈品均经过专业鉴定,巴黎世家机车包标价仅为新品三折。“价格划算,还能现场鉴定真伪。”她在购物车里塞了5件战利品。
面对商业体同质化竞争,虹桥天地以“首店矩阵”破局。除只二透明仓外,还引入华东首个多抓鱼循环商店等超30家全国及区域首店,形成差异化吸引力。2024年新增品牌中,首店占比达40%,包括全国首家百莲春保罗、西上海首店南里山房等。虹桥天地相关负责人透露:“首店的引入,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跨区域客流,也夯实了虹桥天地作为上海第一站的战略定位。”
数据显示,虹桥天地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其中60%以上来自10公里外,大多通过虹桥枢纽抵达。通过对这部分的客流分析,超半数以上来自长三角地区,如苏州、杭州、南京、合肥等地。以华东首个“膨胀面包节”为例,创下单日12万客流、7万只面包售罄的纪录,其中30%消费者专程跨城而来。
为将“过境流量”转化为“留量经济”,虹桥天地地下商业街hubo则化身“城市服务走廊”——除了现有的行李寄存、商旅客打印等便捷服务外,还将新增境外旅客支付友好服务、上海城市文化专区、上海特色手信集合店等特色内容,计划于年内分批落地,结合车票换消费券等长效权益,有效提升过客转化率。“我们观察到商务旅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2小时延长至2.5-3小时。”虹桥天地相关负责人介绍。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虹桥天地正从区域商业地标向“上海封面商业”升级。据悉,4月这里即将启动新一轮的公共空间优化改造,优化南区户外花园及枢纽连接区动线,通过景观升级、灯光氛围营造,构建花园式消费场景。未来将持续升级商旅服务能级,联动长三角城市打造消费新生态,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