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雷军能亲自回应小米SU7事故,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瑾瑜 萧武有话说 时间:2025-04-02 12:31:02

小米SU7也出事了,三个女大学生去考公的路上,碰到了水泥墩,起火后车门打不开,两个直接碳化,一个被送到医院后死亡。

3月28日的事,昨天终于在网上有了热度,小米公开做了回应,雷军本人也在微博上发声表态了。

当然,现在小米方面的说法是,在出事之前已经交给驾驶人自己驾驶了,也就是责任在驾驶人,不在车本身。

而死者家属则质疑说,为什么起火后车门打不开?

质疑的声音还有很多,在这种质疑的声音下面疯狂维护小米和雷军的声音也很多,毫无疑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水军。

但我觉得雷军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他在回应中感谢了网友的批评,说小米都听见了,也听进去了,后续会尽快改善。

类似的事情之前其它电车也都发生过,但类似雷军这个身份的人,还没有出来回应过。

比如去年山西一个遥遥领先的车主,也是在遭遇事故之后,无法打开车门,导致车内人员死亡。

当事的遥遥领先车企第一时间的声明甩锅给了车门的供应商博世,博世立刻声明此事与他们无关。

在舆论压力之下,之后出来回应的又不是什么智驾了,变成了赛力斯,说会配合调查,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还有在试驾的时候,在一个很小的坡上车子熄火,消息公开之后马上就被全网删除,等到再有人去的时候,那个坡已经被铲平了。

这之后,这件事就是没发生过了,只要是有人再提,那就是造谣,等着法务部给你发律师函吧。

还有的车企在遇到事故之后,救援到达现场之后,第一时间先拆掉标识,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人认出,形成不利于自己的舆论。

至少这两件事上,都没有和雷军身份类似的人出来回应。所以说,虽然小米和雷军的回应可能还是有不足之处,但起码有了这个姿态,就很难得了。

其实,作为新生事物,这种东西从研发到逐步推开,这个过程以前需要很长时间,但现在这个时间被压缩到了很短,中间肯定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不奇怪。

重要的不是出问题,而是出了问题之后的态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新生事物更是如此,不可能一个新的产品刚一出现就十全十美,毫无破绽。

在出现这种事情之后,正面回应当事人的关切,认真对待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之后研究和改进,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但现在电车这个行业和以前不太一样了,都是流量明星,是爱豆,不能允许任何负面舆论出现在自己身上。

每个品牌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网络舆论维护上,或者是打造人设,一旦遇到事故,就千方百计消除舆论,方法也是三十六计都用上了。

但就是不愿意正面回应已经出现的问题,或者轻描淡写,只要舆论被压下去就算过关,之后也并不改善。

比如这次死者家属质疑的起火后车门无法打开的问题,之前其它品牌也遇到过。

因为都是所谓的智能驾驶汽车,是互联网汽车,所以设计都是高度电子化的,没有为类似的事故预留冗余设计,比如预留特殊情况下打开车门的机械设计,而是完全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

建筑都需要预留消防通道和逃生通道,哪怕是摩天大楼,也要预留步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通道,但现在的电车完全没有预留应对紧急情况的冗余设计。

在宣传上,电车又长期误导舆论,动不动声称自己是智能驾驶,完全可以应对各种情况下的自动驾驶,比人自己驾驶要安全得多,因为人会犯错误,而机器和电脑不会犯错误。

这次事发的车主母亲也说,她之前多次劝女儿还是要多自己开,不要太过相信智能驾驶,女儿不仅完全不听,还反驳她。

很显然,她是被这种舆论误导了。

实际上,现在的智能驾驶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技术还很不成熟,对路况的适应能力还有很多短板和缺陷。

但这些在之前的宣传中都被有意地掩盖和无视了,让很多人误以为现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智能驾驶完全可以做到安全便捷省心,比人工还要安全。

严格来说,这些其实都可以算虚假宣传。但因为电车现在的特殊定位,这些事情就不能说,也不能管了。只要出了问题,就都说是人的问题,不能说是车的问题。

如果实在搪塞不过去了,那就是友商水军带节奏了。

总之,就像流量明星一样,无论如何都不承认自己的问题,出了问题不去解决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雷军和小米目前的回应还算是比较真诚的,希望之后其它车企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和小米一样,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要总是想着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