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是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关键一跃,历来是流通环节的竞争“红海”。开年以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技”)以数据赋能为先导,布局渠道资源,让产品“跑”得更快、“走”得更广、“沉”得更深。可以确认的是,一个由企业打造的更为良性、健康、可控的市场生态已逐渐浮出水面。
通过近年的基础建设和渠道梳理,同仁堂科技已经建立了直达终端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通过对销售数据的抓取,监控产品的流向、流速,得以对营销策略进行快速调整,实现产品在分销、终端、线上渠道的有序销售。
“营销模式的调整要跟得上市场的变化。”同仁堂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进一步推动营销模式向着更灵敏的方向转型,以高效的“扁平化”配置为出发点,缩短销售链条,提高流通效率,同时持续优化各品种的控销效果,加强对产品、价格、渠道、终端和市场的全面掌控,逐步搭建更为良性立体的品种发展生态,充分释放品牌优势和市场潜力。
为了达到提升“渠道盈利能力”这一目标,同仁堂科技在年初已对战略合作伙伴、终端渠道、电商渠道等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类、不同渠道精准施策,给予营销资源倾斜。
以终端门店为例,企业发力打造单体旗舰店,出台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规范品种经营数量、活动开展、产品码放等方面要求,并为旗舰门店提供定制促销品、路演活动、落地广告投放等全方位终端支持。据了解,合作粘性高的旗舰店还将嵌入AI健康筛查服务,为顾客匹配个性化用药建议。
而同仁堂科技深受合作伙伴欢迎,频频打开市场与渠道空白点的“插旗行动”也将在今年推出升级版,活动将以“成熟市场巩固,空白市场不白”为原则,以京制牛黄解毒片、西黄丸、感冒清热颗粒、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等核心品种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宽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健康知识等,提升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
年内,同仁堂科技还将持续发挥品牌独特价值和核心品种的影响力,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课程的趣味性及吸引力,尝试实现销售转化,并将活动试点触达外埠,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此外以“同仁药学坊”为主题开展的各类连锁店员竞赛活动和训练营,也将不断培养出一批熟悉同仁堂产品与品牌,业务技能精湛的药店店员,加强品牌、品种在基层的渗透和传播。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