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增速全省第二!宿迁平均每天新增252户经营主体

IP属地 北京 编辑:钟景轩 时间:2025-04-02 01:00:19

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政府工作报告中

多处点明了政府与企业

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也为更有效激活企业发展动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抓手

营商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土壤,拼营商环境、拼服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宿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目标,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全力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升级版。

01

既要“有求必应”

更要“无事不扰”

营造最佳营商环境,说到底就是机关部门围绕企业和投资者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问题。

“ 为快速响应企业诉求,我们完善12345热线与‘宿企通’线上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目前受理企业诉求 4320件,满意率 99.47%。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宿迁动态调整企业帮办专员,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全市 1826名帮办专员挂钩全市 3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

围绕企业立项、审批、办证等企业发展重点环节,宿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推行重大项目“ 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快速审批模式,今年以来为48家企业提供交地即发证服务。

“无处不在”和“无事不扰”,是营商环境的“一体两面”。寓管理于服务,还要把握好两者间的度,真正做到既“亲而有度不逾矩”又“清而有为不疏远”。小布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为了让企业专注于生产经营,全市积极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 每月20日前,非必要不入企检查,最大限度减少了扰企现象。

02

做好“服务前移”

助企“轻装上阵”

寓管理于服务,既要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无处不在的服务,也要润物无声,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发展。

建立全市首家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持续完善数据基础设施,着力构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数据产业集群;

深化校企合作,院校联合70余家企业,为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1920人,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需求,降低用工成本;

推动水、气、热大用户合同交易扩容,适度放宽大用户认定标准,让更多用能规模较大的企业受益,减轻企业用能负担,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强劲的要素保障,是企业拔节生长的“阳光雨露”。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宿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强区域物流协同联动,推进铁路、港口、公路运输等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建设多式联运平台项目,降低企业物流运输成本。

为打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壁垒,推进各类惠企政策“直通直达”,宿迁编印了《宿迁市惠企政策服务指南》,明确各类惠企政策办理时限,实行政策限时送达,并制定出台了《宿迁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免申直达实施细则》, 发布“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事项清单94条,明确15个工作日内形成审核决定并将资金拨付至企业,打造惠企政策落实全链条模式。

03

坚持法治护航

营造“清朗”生态

平等保护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一直以来,宿迁坚持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发力,通过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目前,宿迁已经建立“法护营商”服务站,启动涉企司法服务热线和“法企互动”线上平台,发布涉企法律服务清单,为327家企业开展“健康体检”。

‌市场准入机制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优化市场准入机制为目标,宿迁实施企业住所在线核验,优化跨区域迁移登记流程,通过全面推行企业电子印章应用,实现了营业执照与道路运输、餐饮服务等17类许可证联审联办,准入、准营“一链办理、一次办好”。 截至3月26日,全市新增经营主体21459户,同比增长9.01%,增速全省第二。

来源 | 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 史雅琪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