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重磅发声!多部委“剧透”新政→

IP属地 北京 编辑:钟景轩 黑科技研究所 时间:2025-04-01 20:30:51

“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在3月29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高层论坛上,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多个部委的领导密集发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释放出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

国务院国资委:

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

三大汽车央企重组迎来新进展。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表示,要着力优化布局,稳步推进重组整合,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集中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推动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鼓励支持汽车央企与其他企业深化各种形式的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加大力度高质量走出去,贸易与投资并举,合资与合作共进,自主与抱团结合,发展与安全统筹,推动汽车央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准确把握海外市场需求,有序开展海外布局,逐步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此外,要强化使命担当,不搞内卷式竞争,不卷价格、拼品质,共同构建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汽车产业生态。

摄图网

“国务院国资委将坚定不移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苟坪指出,一方面启动实施央企产业焕新,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行动方案,另一方面优化出资人政策供给,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苟坪还透露,在投资布局方面,2024年三大汽车央企(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5%,在投资总额中占比超70%,“三电”的关键资源已实现自主掌控,近地生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5万辆,同比增长超80%。

工信部: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过去一年,汽车行业虽取得一系列新成绩,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解决这些难题,辛国斌,建议行业企业重点把握好四个转变: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转变;从汽车产业向多产业融合转变;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启航之年,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将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突破。

二是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

三是积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编制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政策,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等。

四是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场景应用,开展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评价标准研制与应用推广。

五是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改革。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商务部: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盛秋平指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出口量首次跨越200万辆,推动中国汽车整体出口达641万辆,同比增长23%,连续16年稳居全球汽车出口第一。

盛秋平还透露,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其中汽车以旧换新销售额超过9500亿元,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约400万辆是新能源汽车,全年零售的新能源乘用车中三分之一以上参与了汽车以旧换新。

“今年将乘势而上,加力扩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扩大到3000亿元,较去年翻了一番,补贴品类也有所拓展,重点支持购买绿色智能产品。在汽车方面,报废更新中,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保持2万元不变;各地置换更新中,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也相对较高。目前,新年度以旧换新工作进展顺利,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截至3月28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已经超过176.9万份。”盛秋平说。

盛秋平表示,2025年,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新能源汽车新发展格局:一是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持续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长点;三是持续深化汽车产业贸易投资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

支持企业推进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备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技术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孕育着颠覆性变革。我们必须强化创新意识,依靠技术赋能推动产业稳健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夯实新能源汽车技术基础,支持企业推进整车及动力电池、驱动系统、底盘车身、智能驾驶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加快固态电池研发攻关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试点,提升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供给能力。”郑备说。

国家能源局:

不断提升充电运营服务规范化水平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车桩产业的协同,始终秉承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建设原则,推动充电设施体系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已经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约3.8万台,覆盖全国98%的服务区。

摄图网

黄学农指出,我国的充电市场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整体上仍然存在同质化和低价内卷的现象。未来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统筹,通过完善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开展充电设施运行监测等方式,不断提升充电运营服务规范化水平,打造健康的行业生态。

黄学农称,2025年,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配合,不断完善网络布局,加强安全管理,优化监管服务,加快科技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动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发展取得更大成绩。一是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二是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优质健康的行业生态;三是持续加快科技创新,构筑充满活力的产业形态。

住建部:

深入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处于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前沿技术大量涌现并引发链式变革。

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秦海翔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创新驱动实现换道超车,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力量,这对城市建设和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秦海翔介绍,最近一年,住建部与有关部门一道,通过挖存量、拓增量、促共享,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停车位超过50万个,增加汽车充电桩超过2.5万个。

秦海翔透露,当前正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夯实城市治理的数字底座,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整治各类城市空间信息和感知数据,为场景应用提供支撑;

二是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水平,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大物联感知设备布设力度,实现常态监测、动态预警、精准溯源和协同处置;

三是丰富民生服务应用场景,在家庭层面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完善住宅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中国工业报

责编:左宗鑫

编辑:马锶宇(实习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