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被证监会立案的皇氏集团:公司陷连年亏损困境,董事长黄嘉棣却接连减持套现近10亿元

IP属地 北京 编辑:唐云泽 金融界 时间:2025-04-01 18:00:34

3月31日晚间,“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002329.SZ)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根据公告,2019年11月,皇氏集团原子公司皇氏数智与泰安东岳财富签订《合伙协议》及《补充协议》,约定东岳财富出资3.1亿元并享受年化6.5%的保底收益。

然而,这份涉及巨额资金且包含差额补足义务的协议,直到2023年因合同纠纷被东岳财富起诉才被披露。相关事项及行为导致公司在2024年先后收到深交所问询函、广西证监局警示函,最终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事实上,皇氏集团还面临多重困境:持续多年的扣非净利润亏损、跨界扩张频频失败致使财务状况恶化、董事长黄嘉棣连续减持套现近10亿元引发市场质疑……

不务正业跨界接连失败,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皇氏集团成立于2001年,凭借特色乳品水牛奶起家,旗下品牌包括“皇氏水牛”“一只水牛”等。2010年,皇氏集团在深交所上市。彼时,在其之前上市的国内A股乳企,也仅有伊利、光明乳业及三元股份。

不过,作为业内龙头的皇氏集团,其核心业务近年来业绩并不理想,该部分营收已连续多年止步不前。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乳制品和食品业务的营收分别为20.70亿元、23.45亿元、20.3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0.57%、81.14%、70.17%。

然而,遭遇主业增长瓶颈的皇氏集团并未继续深耕主业,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跨界并购上。试图在影视、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光伏等风口行业分得一杯羹。

2014年,皇氏集团斥资6.83亿元收购御嘉影视,正式进军影视产业;次年,又以7.8亿元的高价并购盛世骄阳,踏入文化传媒领域;2016年和2017年,公司先后花费3.36亿元和4.65亿元收购浙江完美和筑望科技,涉足信息服务业。

但现实却给了皇氏集团沉重的一击,这些跨界投资不仅未能带来预期的协同效应和盈利增长,反而成为了公司业绩的沉重负担。

2018 年,皇氏集团对盛世骄阳计提1.91亿的商誉减值,同年转让该公司股权时,又承受了1.29亿元的资产处置损失;2019年,公司对御嘉影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4亿,并以5.94亿元出售了御嘉影视皇氏集团。

然而,接连的失败并未阻挡皇氏集团跨界的脚步。

2022年,公司宣布切入光伏领域,计划总投资高达100亿元。2023年,皇氏集团的光伏组件业务实现营收3.3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1.71%。

深交所曾就公司2022年年报下发问询函,要求其说明年报中声称继续深耕乳业,开展光伏业务是否与该描述矛盾,公司是否存在炒概念、蹭热点之嫌。皇氏集团答复称,进入光伏业务领域,通过在牧场、乳品加工厂建设光伏电站等方式,可降低牧场、工厂建设成本,解决部分自身用电成本,降低碳排放,不存在概念炒作、蹭热点的情形。

此外,公司还曾因连续跨界中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被出具警示函。2023年6月,皇氏集团收到广西监管局出具的警示函。其中提到,公司未说明开展光伏业务的投资及回报模式,涉及信息披露不完整;与商谈科技的合作,前后披露的进展不一致,违反相关规定。

近年来,不务正业的皇氏集团业绩下滑趋势愈发明显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皇氏集团预计亏损6.2亿元到6.8亿元,由盈转亏。回顾2020年至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5.20亿元、-1.06亿元和-1.52亿元,若加上2024年预亏下限4.94亿元,近五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高达14.64亿元。

虽然公司在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均为正,但实际靠的都是确认非经常性损益:

2022年,皇氏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1202.35万元,当年公司确认非经常性损益1.18亿元,主要是根据法院裁定书,确认以1元回购股票的业绩补偿所致。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734.52万元,但这主要得益于转让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等股权确认的非经常性损益2.1亿元,剔除这一因素,公司主营业务实际上仍处于亏损状态。

研发费用下滑超30%,资产负债率常年居于高位

在业绩持续滑坡的同时,皇氏集团的财务状况也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债务风险。

从费用支出方面来看,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呈现逐年上升态势。销售费用从2020年的1.97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3.10亿元,同比增长57.36%;管理费用由2020年的1.4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21亿元,同比增长48.32%。

与此同时,公司的研发费用出现明显下降。

公司宣称致力于奶水牛的养殖及水牛奶产品的研发工作,且在年报中强调“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但其研发费用却从2020年的7388万下降至2023年的4889万。其中,2023年的研发费用更是较上一年大幅下降39.87%。而同年,公司广告促销宣传费达到7804万元,较2022年增加15.68%。

图源:皇氏集团2020年度财报

图源:皇氏集团2023年度财报

研发落后的同时,皇氏集团的债务负担也日益沉重。近十年来,公司资产负债率常年维持在60%-70%的高位。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65.64%,远高于行业均值40.83%。

高额的负债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大幅增加,从2022年的7092万元上升至2023年的1.18亿元,增幅达66.38%。与此同时,公司货币资金却连年下滑,2020年-2023 年间,货币资金分别为13.61亿元、7.08亿元、5.46亿元、5.10亿元,降幅近六成。货币资金的持续减少,使得公司在应对债务偿还和日常运营资金需求时面临着较大压力。

此外,法律诉讼也给皇氏集团的财务状况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023年11月,因皇氏集团原子公司皇氏数智承诺保证东岳财富年化6.5%的收益未兑现,而遭东岳财富起诉。

山东泰安中院判决皇氏数智向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基金支付投资转让款3.1亿元,皇氏集团对此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尽管公司不服判决已提起上诉,但该诉讼已导致公司计提高额的预计负债,进一步恶化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实控人连续减持套现近10亿元引质疑

在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陷入困境之际,皇氏集团实控人、董事长黄嘉棣却多次减持公司股份,实现大规模套现,引发资本市场质疑:

2016年9月2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000万股股份,一次性套现约7.31亿元。2022年8月,其向自然人鲁严飞协议转让3.677%股权,交易价款约1.64亿元。在2023年6月19日至7月3日期间,黄嘉棣五次减持公司股票,合计减持1690万股股份。综合计算,黄嘉棣已累计套现近10亿元。

图源:Choice数据

上市以来,皇氏集团的市值一度高达243亿元,而截至2025年4月1日,公司市值为30.07亿元,较高点减少近九成。

面对困局,皇氏集团在2024年宣布回归乳业主业,并试图借助开设奶茶店等举措拓展下游渠道。在开设奶茶店前,公司已为manner咖啡、霸王茶姬、隔壁刘奶奶、萃茶师、乐乐茶等头部咖啡、茶饮、乳品品牌提供原料。

当下,乳业市场由伊利、蒙牛两大巨头主导,区域性乳企的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即便皇氏集团全力聚焦主业,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管控和品牌重塑等难题。与此同时,新茶饮赛道已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皇氏集团作为后来者,前途难料。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