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央视《经济新闻联播》报道,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这一数字较2023年增加1099万辆,增速迅猛,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而另一方面,全国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不到2万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术人员不足10万人,新能源车与维修技术人员比例为300:1,维修难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售后的核心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行业难题,推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在3月28日-30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相关负责人也就此问题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
大会上,途虎养车总裁胡晓东受邀出席并发表题为《从供需两方发力,构建新型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主题演讲,分享途虎养车作为全国最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在构建新能源汽车服务生态方面的理念和实践,为业界提供新能源汽车服务能力破局的样板。
以用户需求为根本 供需双向驱动构建新能源服务能力
胡晓东在演讲中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完成了“量”的积累,正在走向“质”变。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是影响中国向“新能源汽车强国”升级的关键环节。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后,三电系统的检测、维保等新兴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但与之相对的是,动力电池平均维修成本较高,主机厂、电池厂授权服务网点覆盖率相对不足,技师数字化维修水平有限。贴膜、改色等美容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汽车膜行业标准化建设还不完善。
这些供需矛盾给新能源汽车服务提供方提出了挑战。途虎养车凭借深耕汽后市场十余年的经验和洞察,提出需求与供给双向驱动的新能源服务能力构建的理念。胡晓东指出,只有紧紧围绕用户需求、用户痛点,多角度、多层次创新供给,才能更好满足新能源车主期待。
胡晓东在央视新闻频道对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采访中透露,“新能源车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途虎养车把从C端得到的需求反馈到生产端,做到了C2M(消费端到生产端)的链路的打通,用户数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根据途虎养车3月20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显示,年内途虎新能源汽车交易用户较去年翻倍,达到270万,占平台总交易用户数的11%,在车龄小于3年的交易用户中占比超过30%。
开创性探索新能源维修人才培养链路 人才梯队构建成果显著
正如前述所提到的,新能源维修市场快速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人才队伍的壮大。如何破局新能源汽车维修用工荒是关键中的关键。多年来,途虎养车在新能源维修人才梯队的建设上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高效的人才培养链路。
胡晓东透露,近年来,途虎养车在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途虎汽车学苑设有线上的培训课程,帮助技师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之后再通过线下培训和“师带教”考核,完成新能源技师的合格认证。途虎养车设置有新能源整车维修,以及动力电池专修两条成长路径,为技师成长提供可靠支撑。
除完善的培训体系外,途虎养车也为新能源汽修技师提供了有竞争力的薪酬。途虎养车新能源商业负责人范一鸣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整体高于传统汽修人员,月薪可达8000-15000元。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途虎养车新能源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才梯队建设成果显著。截至2024年底,途虎体系内具备低压电工认证的技师数量已超过800人,接受过新能源维修技术培训的技师数量超4000人,处于行业领先身位。
全方位、一站式新能源服务能力带来业绩新增量
途虎养车在新能源服务能力建设的投入逐步进入了收获期。
途虎养车在2024年业绩报告中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产品服务和用户心智端均抢占了显著的先发优势。此外,途虎的新能源汽车服务能力也构建得更为完善,逐步建立起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新能源汽车服务平台。
2024年,公司在新能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三电专修领域持续提升技术与服务能力,在继续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商合作质保期内订单维修的基础上,也逐步试探性地承接出质保期的C端需求。公司还在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的电池检测服务,目前已在部分城市和门店试点。
2024年初,途虎又上线充电业务,累计接入7万座电站、覆盖全国342个城市,尝试通过高频服务加快获客进程。
从保有量、渗透率和车龄等维度来看,新能源汽后市场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途虎养车新能源服务能力的建设已相对完善,叠加用户蓄水池的不断增厚,都将为未来业绩增量带来更多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