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疑烧死3人,新能源汽车安全如何破局?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雨柔 生活观察 时间:2025-04-01 12:01:01

近期,一则小米 SU7 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导致车上三人不幸罹难的消息,迅速在网络上掀起波澜,引发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新一轮思考。3 月 29 日晚,安徽某高速公路上,一辆小米 SU7 撞上中间护栏,随后车辆爆燃,从网络曝光的视频和图片来看,车头几乎完全损毁,现场惨不忍睹。自称车乘人员家属的网友透露,事故发生时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致使三人被活活烧没了。

4 月 1 日,小米汽车客服回应,公司已成立工作小组赶赴现场,协助调查事故并处理后续事宜,调查结果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

事故现场视频中,车辆燃烧的烈焰与焦黑残骸触目惊心。网友争议焦点直指两大技术痛点:一是新能源车碰撞后电池起火速度是否远超燃油车,二是电动车电子门锁系统是否在事故中失效导致“死亡牢笼”。

部分网友结合此前南京、泉州等地的小米SU7失控事件,质疑其安全设计存在系统性缺陷,“电子门锁依赖电力,碰撞后断电等于宣判死刑”。也有人借此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认为电动汽车在碰撞后起火迅速,对驾乘人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但也有网友保持理性,指出在官方调查结果公布前,不应过早下结论,毕竟事故原因可能涉及车速、驾驶行为等多种因素。

回顾过往,新能源汽车碰撞起火并导致人员伤亡的案例并非个例。2024 年,山西运城一问界 M7 高速追尾后起火,造成司乘 3 人死亡,事故中车门无法打开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有分析认为,碰撞后车门无法解锁,一方面可能是车辆不具备自动解锁功能,另一方面,车辆碰撞后发生的各种故障,也可能导致车门解锁系统失效。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若撞击过于猛烈,不仅电控开门系统会失效,机械开门系统也可能因变形而无法正常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汽车碰撞测试车速为 50km/h,而问界 M7 事发时车速达 115km/h,远超测试标准。

此外,2025 年 3 月 23 日,成都一辆蔚来 ES6 碰撞后起火,所幸车门自动解锁,把手自动弹出,车内人员得以逃生。这一事件表明,车企在车辆安全设计上的差异,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事故后果。对于电动汽车碰撞后容易起火的问题,专家解释,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体积较大,碰撞时受到挤压的几率比燃油车油箱更大,电池单体受挤压变形后,正负极短路、隔膜破裂,会产生大电流、发热,进而导致起火。

从小米过往对 SU7 安全问题的回应来看,2024 年,针对小米 SU7 底盘冒烟和南京南站附近起火事故,小米汽车表示,前者是因松动地砖顶击电池包,致使电芯受损;后者则是因路面湿滑,车辆撞击隔离带石块,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小米强调,其 CTB 电池包开发遵循最高安全标准,并经过全面严苛测试。但此次高速碰撞爆燃事故,无疑给小米汽车的安全保障能力带来新的考验。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小米 SU7 此次事故,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都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车企在追求技术创新和性能提升的同时,必须将安全置于首位,持续优化车辆安全设计,加强对电池系统的防护,完善碰撞后解锁、灭火等安全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