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徽省汽车办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1-2月,安徽省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一,这也是安徽首次登顶全国第一大省。
最近,安徽省汽车办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1-2月,安徽省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一,这也是安徽首次登顶全国第一大省。
为了展示数据的权威,安徽省汽车办把产量前十五的省份都“扒”出来了,老实说也挺意外的。
安徽先不论,江苏省居然悄然成为汽车产量前三,陕西省汽车产量接近30万辆。而传统的“老四大”,也就是上海、湖北、吉林、北京,这些坐拥“汽车城”的地方,反而成绩都很一般。
谁才是如今的第一汽车省?安徽是如何“暗渡陈仓”超越江苏的?让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比亚迪暗助,广东被“偷家”?
如果说近几年造车最风光的省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广东省。全球新能源车企第一的比亚迪,智能驾驶第一的华为,如今的新势力销冠比亚迪,再加上老牌的广汽,很难想广东能怎么输。
然后现实就是,广东被“偷家”了。2025年开年,安徽以44.48万辆的汽车产量,超过了连续8年雄踞榜首的广东(37.65万辆)。
提起安徽的汽车产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还是蔚来,当年合肥市以极大的定力押宝蔚来,为这座城市保留了高端汽车产业的火种。但如果就此以为安徽只有蔚来,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安徽汽车的真正“扛把子”,还是奇瑞。这家经常被忽视的企业,过去的几年实现了销量“三级跳”,2020年销量是44.9万辆,2024年已经达到了260.4万辆,增长了足足五倍多。
尤其是出口,在奇瑞的带动下,安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王”。2024年,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是安徽造。
除了江淮和奇瑞,另外一个令人想不到的大咖是比亚迪。2022年6月合肥长丰工厂才投产,2024年产量就已经达到了95万辆,这个产能爬升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事实上,合肥长丰工厂已经成为比亚迪的全球第二工厂,并且离第一只有一步之遥。除此之外,大众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也落户到了安徽。不仅拥有现在,同样拥有未来,这就是安徽的可怕之处。
在蔚来、奇瑞、比亚迪这些大佬的加持下,安徽已经拥有规模以上的零部件生产企业1100多家,从电机、电芯,到铝壳、车灯,再到各类电子设备,安徽已经拥有全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有一种说法是,不用出安徽,就能生产出一台完整的高性能新能源汽车,能做到这一点的省份仅此一家。
(2)低调江苏,靠“代工”上位?
如果说安徽的崛起很多人还有所耳闻,虽然就发生在近两三年,但蔚来、奇瑞这些企业的声量也足够大。那江苏成为前三,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南京压根没有车企呀。
现实也是如此,南京确实没有车企,却靠着“代工”超越了一众老对手。
老汽车人或许还记得,曾经有一个被称为“三汽”的南京汽车。当年的南汽,商用车合资被搞错方向,乘用车合资又被搞丢技术,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没想到几十年之后,江苏汽车又一次崛起了。
先说老牌汽车制造基地南京,虽然丧失了自己的本土企业,但靠着上汽大众、上汽大通以及南京依维柯的工厂,一直在制造领域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最近两年长安深蓝崛起,南京也沾了不少光,最近大火的深蓝S07就是产自南京。
除此之外,江苏还发展出了一个“副中心”,那就是常州。这里不仅有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电池企业,还吸引来了理想汽车建厂,再加上比亚迪常州工厂的产能不断释放,常州已经成为国内汽车产量最高的地市之一。
江苏在重型卡车方面也颇有建树,原本的南京春兰汽车只是一个边缘小厂,被徐工集团收购整合为重卡生产车企后,展现出了不错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新能源重卡销量方面,已经稳定在TOP的水准。如果后续商用车也全盘新能源化,江苏的地位恐怕还会更加稳固。
事实上,最近几年江苏已经吸引了一大堆企业来投资。泰州的长城,镇江的极狐,张家港的长城宝马,盐城的一汽奔腾,这些企业随便爆一个,再出现一个理想也绝非天方夜谭。
其实这样也是对的,甭管车企总部在哪,能够在当地年产几十万辆,解决大量的就业,贡献大量的税收,这才是最大的实惠。
(3)“老四大”落寞,赖谁?
相比安徽和南京的风光无限,在电动化的冲击下,吉林、湖北、上海、北京这几大曾经的汽车城,就显得有些落寞了。只有北京还处在第十位,其他几个已经跌出前十。
湖北失去了几大支柱,首当其冲的就是神龙汽车,90年代的老三样,17年左右还能年销70万辆,如今已经慢慢淡出。然后是位于武汉江夏工厂的通用,当年别克英朗、雪佛兰探界者大卖的时候,这里天天忙得热火朝天,如今人气也去了大半。
此外,像襄阳的奇骏,如今也不复当年的威猛,雷诺更是退出了中国市场。
简言之,合资这一跌,湖北受的影响极大。虽然新推出的岚图,还有荆门的长城坦克表现不错,一定程度“回血”了。但相比曾经的大杀四方,要找回辉煌依然需要时间。
北京、上海、吉林的情况也差不多,合资企业收缩的影响极大。最可惜的当数北京和上海,这两大直辖市是国内最早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城市,一度北汽和上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名列前茅。但当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大火的时候,这两家却并没有第一时间追上。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上海抢到了特斯拉,北汽抢到了小米,算是保留了一定的火种。值得一提的是,从一厂到二厂,到马上要投产的第三厂,每次都是北京、湖北、吉林在竞争拉拢。看得出来,这几家的心情都是同样急迫。
(4)功夫拍案
记得早些年,武汉自称中国底特律,长春自称中国狼堡,天津自称中国爱知,几家吵得不可开交。
如今再一看,曾经的辉煌都已作古。倒是芜湖这样的小城成了中国静冈,合肥这样的华东透明人成了东方斯图加特,世事变幻莫过于此。
谁会是未来的中国第一汽车强省呢?也许经过这一轮的洗牌,很快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