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话说,最近汽车圈又热闹了。
仰望U7上市,据说搭载了全球首款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号称新能源汽车进入“四电时代”。
这“四电”一出,感觉以后汽车也要像手机一样,拼配置、拼参数了。
简单来说,这仰望U7就是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仰望,推出的一款新车。
它最大的卖点,就是这个所谓的“云辇-Z”电悬架。
官方介绍里,各种“全球首创”、“行业第一”的字眼,看着就让人眼花缭乱。
什么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磁悬浮列车原理,都搬出来了。
那么,这个售价六七十万的车,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神乎其神呢?
先说性能,零百加速2.9秒,马力超过1300匹,这确实很惊艳。
还有什么原地掉头、高速爆胎稳行、平行横移泊车,听着就很科幻。
但这些功能,真的有那么实用吗?
我们大多数人,真的需要在马路上“横着走”吗?
再说这个“云辇-Z”电悬架,号称能让汽车“从此无坎坷”。
但仔细想想,我们真的需要这么极致的平稳吗?
开车不就是应该有点路感吗?
完全过滤掉路面信息,会不会反而觉得有点“飘”?
其实,创新本身是好事。
把电磁技术应用到汽车悬架上,这确实是一种突破。
但问题在于,这种创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是为了提升驾驶体验,还是仅仅为了制造噱头?
我想到一个事,之前有个朋友买了辆所谓的“智能汽车”,各种高科技配置,语音控制、自动驾驶,应有尽有。
结果呢?
语音控制经常识别错误,自动驾驶在复杂路况下根本不敢用。
最后,这些高科技配置,都成了摆设。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例子,现在很多智能家居产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各种App控制、远程操控,听起来很方便,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繁琐。
有时候,还不如直接用手来的方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很多时候,科技创新,脱离了实际需求。
厂家为了追求差异化,为了吸引眼球,过度堆砌功能,却忽略了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汽车也是一样。
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一辆安全、可靠、舒适、经济的汽车。
而不是一辆充满炫技功能,但实际体验却很糟糕的汽车。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仰望U7的创新之处。
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种创新,是否真的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
还是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