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春,汽车行业出了件怪事。
中国纯电动车出口增速掉到12%,但那些带油箱的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却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涨幅高达287%。
这脸打得有点疼,当年某位硅谷大佬还说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现在倒好,全球消费者用钱包投了票。
这事得从电网说起。美国加州动不动停电,充电桩经常罢工;德国乡下找个充电口比找加油站还难;日本老百姓家里电压低,充个电慢得像老牛拉破车。发展中国家更惨,印尼76%的地方连稳定供电都保证不了,买纯电动车?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电池技术也遇到瓶颈。现在最牛的电池能量密度做到350瓦时每公斤,但每提升10%,成本就得涨23%。更搞笑的是,某品牌搞了个150度电的电池包,实际续航反而比120度电的版本少了8%。为啥?车太重了,多装的电池都用来拉电池了。
安全也是个问题。超过600公斤的电池包,撞车时防火墙要多往里凹40毫米。两吨半的纯电SUV,刹车距离比同尺寸增程式长出去三五米。宁德时代搞的快充方案倒是快,可电池寿命直接打七折。
增程式这边倒是闷声发大财。理想汽车那个1.5T增程器,热效率干到43%,比丰田混动还高。40度电的电池组就能跑400公里,城里通勤完全够用。华为的三合一电驱系统,体积直接缩水三成。算笔经济账更明显:开十万公里,纯电车要比增程式多花一万三。
二手车市场更现实。三年车龄的纯电动车残值率42%,增程式能卖到58%。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全球车企都在调转船头。大众把纯电平台推迟到2028年,转头又捡起混动研发。丰田要把增程式技术塞进雷克萨斯。现代起亚宣布要推六款增程车。中国这边,理想单月交付破八万辆,问界新M7七成订单都是增程版。
俄罗斯市场最夸张,增程式市占率三年从3%飙到27%。中东土豪直接请理想去迪拜建厂。东南亚的网约车司机现在最爱哪吒U增程版,为啥?充不上电的时候还能烧油跑单。
东京大学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车市场会是三足鼎立:纯电占三成,增程和插混占四成半,剩下的给其他技术。这就像吃饭,有人爱吃白米饭,有人好面条,何必非要争个高下。
汽车发明者说过句实在话:真正的进步不是把旧东西全砸烂,而是让新旧和谐共处。增程式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它既握着电动化的未来,又没把燃油时代的底裤给扒了。
技术路线这种事,从来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qifu.zcqt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