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3月31日,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鹏飞”)在深圳举行“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运输车辆‘一带一路’发车仪式”。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蔡鑫、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池卫国、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陈多、深圳海关隶属笋岗海关副关长李昂、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TIR业务专家张骋、公司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代表Bokaiyihan Nuerdawulieti等嘉宾出席仪式。在发车仪式上,华鹏飞董事长张京豫、华鹏飞总经理张倩接受·读创客户端记者采访。
(图: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运输车辆“一带一路”发车仪式。周良成/摄)
记者了解到,TIR作为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框架下的国际通关系统,已覆盖78个缔约方。本次TIR启运,标志着大湾区“一带一路”“一车直达”新模式的诞生,为“湾区智造”高效出海、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繁荣注入强劲动能。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邓小鹏科长指出,TIR模式下的海关对施封车辆实行“信任通关”,显著提升跨境公路运输效率,与中欧班列、港口海运形成互补效应,进一步完善区域“陆海空铁”立体物流网络,有效提升物流供应链辐射能力。
(图: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运输车辆“一带一路”发车仪式。周良成/摄)
作为本次货物的承运商,华鹏飞董事长张京豫表示:“本次TIR启运,代表华鹏飞完成了从国际货运代理向国际公路承运人身份的转变,从此将大幅度降低传统跨境陆路运输因海关查验和国内外车辆倒装引起的货损、货差与延误风险。”
(图: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运输车辆“一带一路”发车仪式上的跨境卡车。周良成/摄)
张京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他透露,TIR使深圳到阿拉木图的传统卡航10天运输时长减少至最多用时6天,效率提升67%。“前往欧洲,TIR在时效和成本间取得了最佳平衡。时间上相对于空运,TIR速度稍逊,但价格仅为其1/4;对比海运60天与铁路45天的用时,时效15天的TIR却能做到接近无补贴情况下班列的价格。这种‘安全、高效、门到门’的运输模式,将为湾区企业出海‘一带一路’按下加速键。”
(图:华鹏飞董事长张京豫、华鹏飞总经理张倩与·读创客户端记者《掌门访谈》栏目记者周良成合影留念)
华鹏飞总经理张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华鹏飞将继续发挥覆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运输网络、自有TIR监管车队和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势,持续推动TIR与‘湾区智造’深度融合,为‘一带一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共进共荣贡献华鹏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