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相继发布定增公告,分别募资1650亿元、1050亿元、1300亿元、1200亿元,所募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均将全部用于补充各自的核心一级资本。以上四大行所募资金均由财政部牵头认购,财政部认购中国银行拟出资1650亿元、认购中国建设银行拟出资1050亿元、认购邮储银行拟出资1175.80亿元、认购交通银行拟出资1124.20亿元。
此外,中国移动集团拟认购邮储银行78.54亿元、中国船舶集团拟认购邮储银行45.66亿元。中国烟草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烟草”)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双维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维投资”)分别拟认购交通银行45.80亿元、30.00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3月21日,为加强对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监督管理,促进代理销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八章54条,包括总则、代销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产品准入管理、销售管理、代销产品存续期管理、监督管理和附则。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和产品准入的管理责任,明确合作机构准入审查和产品尽职调查要求;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行为,对销售渠道、销售人员管理、产品展示、适当性管理、风险提示等作出具体规定;强化商业银行在代销产品存续期应尽的义务。
互金协会:加快推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合规、数字金融反欺诈信息分类等团体标准研制发布近日,202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进一步增强监管支撑力度。继续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等方面的配合支撑工作。不断优化数据统计和风险监测机制,按要求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各类统计报表报告,高效支持央地监管部门数据统计及风险排查。加强风险监测经验交流分享,提升风险监测工作质效和满意度。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行业研究。加快推进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等国家标准宣贯实施以及互联网贷款业务合规、数字金融反欺诈信息分类等团体标准研制发布,继续做好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工作。发布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金融科技企业调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行业研究成果。
利率3%以下银行消费贷或被叫停证券时报从部分股份行、国有大行地方分行人士处获悉: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称,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有股份行华东某分行个贷部人员向已获得3%利率以下贷款的客户提示,“未提款客户请于周一(3月31日)之前提款”。
另有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发布内部通知称“及时通知各自客户测额或者提款工作”。今年以来,消费贷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众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利率3%以下消费贷产品,多家机构产品利率一再下调,个别银行产品利率低至2.4%,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70个基点(BP)。有业内专家提示,银行应考虑客户还款能力,不宜在利率上过度内卷。
国家外汇局:2024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6094亿美元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末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6094亿美元,对外负债14323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770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2702亿美元,外币净资产4472亿美元。
行业动态 6家民营银行2024年业绩:强者恒强,净息差收窄引发存款降息潮近期,6家民营银行先后以不同的方式披露了2024年经营数据,包括苏商银行、众邦银行、中关村银行、华瑞银行、民商银行和富民银行。在上述披露业绩的6家民营银行中,有3家营收实现正增长,2家出现下滑(众邦银行未披露营收)。从净利润来看,有4家实现增长,2家出现下滑。从资产质量来看,6家民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在2%以下,整体保持稳定。其中,苏商银行、民商银行和富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18%、1.43%、和1.43%。截至2024年末,6家民营银行的资产规模合计5039.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1%。整体来看,民营银行经营业绩分化加剧,呈现出头部增长与尾部承压的特点。此外,在息差承压的背景下,多数民营银行都纷纷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五大上市险企盈利猛增七成近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68.82亿元,同比增长77.76%;日均盈利9.48亿元,相较于2023年每天多赚4.13亿元(2023年同期数据引用2024年年报中披露的调整后数据)。深挖促使五大险企2024年赚得盆满钵满的原因,投资收益明显改善是头号“功臣”。此外,寿险业务持续回暖,新业务价值大增也成为一大助攻点。
我国保险资金正式进入黄金市场近日保险业首批黄金交易落地,标志着我国保险资金正式进入黄金市场。其中,人保财险于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的首笔黄金竞价交易,中国人寿完成了首笔黄金询价交易,平安人寿完成了首笔上海金定价交易,中国太保寿险完成了首笔黄金现货大宗交易。试点保险公司共10家,试点投资黄金范围包括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黄金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黄金询价即期合约、黄金询价掉期合约和黄金租借业务。
36家公募年度业绩扫描:南方基金反超华夏,工银瑞信基金跻身“20亿俱乐部”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9日晚间,已有至少36家基金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数据出炉。整体来看,有8家公募净利润超10亿元,其中2家同比下滑;16家公募位列“1-10亿元”梯队,其中5家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升;12家公募净利则低于1亿元,其中5家弯道超车,2家由盈转亏。
目前,易方达基金以39亿元的2024年净利润位居第一;与2023年同期相比,南方基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23.52亿元,反超华夏基金,目前暂列第二位;工银瑞信基金重新跻身“20亿俱乐部”,反超广发基金。
企业动态 百张支付牌照被注销,多家企业被重罚中国人民银行日前披露上海银生宝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被注销支付牌照,注销日期为2025年3月7日。至此,今年已有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人民银行累计注销的支付牌照数量已达100张。专家认为在纯支付通道类业务步入存量阶段后,支付机构要在扩大服务内容上做文章,要么开拓跨境支付等仍有增量的业务,要么通过切入异业场景合作,联合银行等合作伙伴走“支付+”路径,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才能在支付生态中有立足之地。
金山系旗下小贷公司拟被5亿元全资收购近日,湖北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湖北中小企业金服中心”)发布了对武汉市金山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山小贷”)的收购公示。湖北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拟出资5亿元人民币,收购金山小贷100%的股权。工商资料显示,金山小贷成立于2017年12月13日,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刘伟,唯一股东为成都金山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小米集团旗下金山办公。企查查显示实际控制人求伟琴持股比例最高超80%,吴育强担任董事长,雷军具有100%表决权。
李祝用出任国寿财险董事长3月26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财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3月24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选举李祝用担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待监管机构核准后正式履职。蔡希良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据了解,国寿财险董事长一职自2022年12月起便一直由现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担任。目前,李祝用还担任中国人寿党委副书记。
开年以来郑州银行三位高管辞职3月27日,郑州银行发布公告称,郭志彬因身体原因辞去该行副行长职务。辞任后,郭志彬将不再担任该行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郭志彬同时持有该行102914股A股股份,辞任后将继续遵守法律法规有关所持郑州银行股份及其变动的规定。简历显示,郭志彬毕业于郑州大学金融专业、河南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亚洲国际公开大学(中国澳门)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2025年开年以来,郑州银行高管层人事变动频繁。除了郭志彬,还有三位高管人员向郑州银行递出了辞呈。
海外动态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在2025年加强对银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监管3月27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银行监管年度报告中表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对于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将在2025年加强对该领域的监管。转型必须伴随稳健的风险管理,其中需关注诸如对IT服务提供商的过度依赖以及持续存在的网络攻击威胁等问题。(本文首发于,作者|蔡鹏程,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