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圆柱电池无疑是与固态电池并行的爆火概念,特斯拉的工艺突破以及去年9月宣布第1亿颗4680电池正式下线,在此之前一周松下也宣布为4680量产做好准备,和歌山工厂将成为主要生产地,行业翘楚的官宣,似乎预示着圆柱电池将带动新能源市场走入一个新时代。
除了4680电池,18系/21系/26系/32系的销量增长,也给处于调整期的电池行业带来一丝曙光,历时一个月经过走访得知,便携式电源/电动两轮车/低速四轮车/电动工具的市场兴起,为圆柱电池放量开辟了道路。
3月25日,起点研究院(SPIR)正式发布2025全球圆柱锂电池行业调研报告。
据起点研究院(SPIR)预测,今年全球对圆柱电池需求将达到新高,具体为:新能源汽车领域93.2GWh、电动三轮车及低速四轮车3.1GWh、电动工具23.7GWh、储能16.8GWh、两轮车7.1GWh、清洁电器5.3GWh、平衡车3.2GWh、3C需求14.4GWh,新能源汽车/储能/两轮车/电动工具将会是今年圆柱电池重点发力领域。
大圆柱电池方面,按照电芯只数统计宁德时代出货量第一,第二为亿纬锂能,然后是朗泰通、鹏辉能源、多氟多,大圆柱电池TOP10所占市场份额为96.9%,行业集中度极高。
如按照GWh单位数统计,亿纬锂能出货量位列第一,第二是多氟多,然后是宁德时代、鹏辉能源、国轩高科,值得注意的是,多氟多尽管只数排名第四,但该公司所生产的60/46/40系列容量大,导致排名直接超过宁德时代。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大圆柱电池在2024年出货22.3GWh,占圆柱电池整体14.7%。随着大圆柱电池技术成熟,出货份额将持续上升。
两大“绝招”助力放量
大圆柱电池起量第一大关键是干法电极工艺进步。
干法电极技术对4680和固态电池通吃,如果成熟,将让整条产线大幅度缩短,正负极全部升级干法可让电芯价格节省不少,提高电池厂利润。
起点固态电池此前有过介绍称,特斯拉曾在2019年收购Maxwell,取得了该公司核心专利技术——干法电极,当时的干法工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马斯克已经看到了远大的前景,干法电极是将正负极粉末混合粘结剂后压实于箔材上,没有水分省去烘干环节,能够极大减少设备投资成本,但混粉需要完全均匀比较难,混合不均匀结果就是极片报废。
混合好之后,辊压环节是第二难关,石墨负极还好,但是正极尤其是三元正极需要有硬度很高的镍钴等金属,将金属颗粒压实难度较大,如果辊压过程中用力失控,会对设备造成损伤,修复需要一个月以上,大大延缓了量产进度。
所以2023全年特斯拉都在执着于解决以上痛点,去年来看不能说全部解决,至少是得到了有效改善,相信不久后干法电极工艺会以完善的状态助力特斯拉实现大圆柱放量。
第二大关键是极耳焊接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电池体积也在逐渐增大,效率和安全问题引起了行业重视,故全极耳设计应用而生,传统圆柱电池极耳设计较为繁琐,电子迁移路径内阻大导致发热严重,全极耳技术则克服了以上难点,将整个正负极集流体转化为极耳,缩短了电子迁移路径,降低内阻和发热量,相比单极耳性能更佳。
全极耳技术重点在于激光焊接环节,并且该技术已经从4680延伸至18系和21系,全极耳与集流盘面焊接工序更多,难度更大,如果能克服此痛点,大圆柱高速装配线一大瓶颈将会得到解决,产量也会大幅度上升。
但特斯拉另一种无极耳技术也是助力大圆柱放量的关键点,特斯拉4680电池无极耳技术是在电极端镀上导电材料,让正负极集流体直接与盖板和壳体相连,使电流能够在电极集流体、盖板以及壳体之间传导,缩短传输路径。
引发产业链集体变革
从2月28日举办的2025圆柱电池技术论坛上,观察到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在为大圆柱电池放量而进行努力。
首先是应用端,大圆柱电池放量后将不再局限于新能源汽车,还会有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发现以亿纬/鹏辉/中比/多氟多为主的不少企业孵化出46系列变种型号,用于储能、小动力、eVTOL、人形机器人等市场。
其次是设备端,随着多个厂家选定全极耳路线,设备端也会做出反应进行技术革新,例如逸飞激光的全极耳技术整形揉平工艺、诚捷智能的大圆柱卷绕机、三迪数字包膜涂覆技术等。
最后是正负极材料方面,威金迈、固科新能源以及力通威等企业围绕电池壳材料、高镍材料、BMS系统三大方面进行更新。威金迈的预镀镍、固科新能源的超高镍多元材料、力通威管理系统均是助力大圆柱电池放量的“神器”。
电芯厂更是对大圆柱电池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内以宁德/亿纬/鹏辉为代表的TOP 10电池厂纷纷押注,国外的松下/LGES/三星SDI等海电池巨头也鲤鱼下水准备飞跃大圆柱龙门。
大圆柱电池本质是针对现有电池结构进行新一轮优化,兼容大容量、高能量密度、长续航,同时还需要安全性高、散热佳、集成度高等优势,所以大圆柱的出现,势必会将产业链上下进行新一轮整合。
认为,大圆柱的潜力相比方壳和软包更大,因为四个方面可以决定:第一是是性价比高,工艺简化后在成本上优势不少;第二是安全,大圆柱电池可让电池包内电芯数量下降,减少电池包内部零部件,让BMS能更好的管理;第三是续航,大圆柱电池由极耳技术和正极材料革新,单体电芯性能也会提升;第四是快充,无极耳技术将会大幅提高充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