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看房,一定能感受到,现在的长沙楼市,已经来到了居住迭代的“深水期”。
遍地都是新规产品,奢石、会所、星空顶、公建化立面......和二手房相比新房的产品力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但在「背刺式升级」频发的楼市语境中,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XXX项目会不会站岗?”“XXX项目会不会被迭代?”
当然,大环境和政策的走向谁也说不准,但就产品而言,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转译为: “长沙楼市还能怎样卷?”“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房子?”
当下的楼市,已经给出了一些示范。
「一」
以湘江金茂府为例的科技住宅
,查看深度解读
前不久,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说:“近期,我们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有一项,就是把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 好房子是什么?此前我们只知道它是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房子,但现在有了一条更清晰的指向: 层高不低于3米。
不止于此,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中,你还能看到购房者对于好房子的更多渴望: 隔音更好、更保暖、更隔热、不漏水......
十二大科技系统加持的湘江金茂府,就是这样的房子。并且,他们做得更加极致,经过16年对科技住宅的深耕,现在的湘江金茂府,不只是科技住宅,更是衡温、衡湿、衡氧、衡静、衡洁的“五衡”住宅,还承载着金茂对于社区“尽致尽美”的追求。
这么多年,提起科技住宅,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会是金茂府。长沙很幸运,拥有两座金茂府,但这远远不够。 科技住宅不该只是针对顶豪客群的产物。
现在的楼盘,讲求“刚需豪宅化”,豪宅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我们也许可以给出一个更精准的建议—— 刚需要豪宅化,更要“金茂府化”。
「二」
以润和滨江湾为例的品质担当
,查看深度解读
此前,长沙人偏爱运达,但现在,除了运达外,长沙人还偏爱润和。在一众大牌房企的围剿中两个本土民企的突围着实不易,复盘他们的发展路径,值得探讨的东西非常多,但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大概就是“品质担当”。
长期以来,坊间有着不少关于运达风格、产品设计的疑问,但运达为什么还能独树一帜?因为他们在购房者心中已经形成了稳固的认知: 运达的用材是好的,服务、售后、品质是有保障的。
在产品风格与设计上,润和与运达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但润和滨江湾正在帮助润和形成这种认知。 他们诉说的,是房地产行业最稀缺的特质——“心安”。
「三」
以能建天誉府为例的细节狂魔
,查看深度解读
在近些年进驻长沙的一众外来房企中,央企身份的能建城发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角色,但能建天誉府的展示区却是近两年最让我们感到惊喜的展示区之一。
他们的卷不是停留于概念、配置,而是真正深入到了整个房子的细枝末节。 比起「一眼惊艳」的打法,他们追求的是「长相厮守」的产品力。在这里,你能看到用八种材质铺成的大堂前庭地面,看到不同场景中复杂的灯光设计,看到这些细节处的匠心营造为整个空间带来的卓尔不群的质感。
而这种精细度,也是此刻陷入同质化陷阱中的长沙楼市,迫切需要却很少有人去做的东西。
「四」
以长沙悦府为例的综合体住宅
,查看深度解读
对于一个项目的最高评价,大概就是在普遍下行的行情中它却能够拥有上涨的走势。
在二手房普遍遇冷的楼市语境中,长沙悦府是为数不多能够实现溢价的一个。这种逆势增长得益于项目的超级底盘:双地铁、九年制学校、江山湖城的视野,还有河西最令人瞩目的商业核芯——长沙万象城。
商业遇冷的当下,开发商们对于商住地块望而却步,甚至不少市中心的核心地块也逃不开商改住的命运。 但城市需要综合体住宅,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把家庭资产存储在城市价值中。当然,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项目会越来越少,但不论如何,我们期待更多的长沙悦府。
「五」
以绿城海棠系为例的美学住居
,查看深度解读
审美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但对于开发商而言,高级的审美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个项目不仅具备居住意义,更具备城市意义。
长沙当然有先驱者,比如万科的紫台,再比如嘉华的印湘江,但很可惜的是,在此前的楼市环境中,让购房者为审美买单是件非常难的事。这也导致了在今天,愿意为审
美付费的项目更是极少数。即便我们说现在的大门非常卷,但如果你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项目都停留在元素的堆砌层面。宋式就是飞檐、中式就是庙堂、现代就是玻璃盒子,亦或是松树加奢石。
而立面就更不用说了,公建化立面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公建化立面都能熠熠生辉。
这也是为什么绿城在当下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和其他房企不同,绿城是一家对于美有坚持的企业,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同样的用材他们可以做得更美,虽然不是顶豪,但它的海棠系照样可以做得流光溢彩并且很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