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马力易得,驾趣难寻,宝马如何领航智驾时代?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星车场 时间:2025-03-31 11:32:25

这是一个汽车产业巨变的时代,当“软件定义汽车”与”能源结构重构”的更替敲响时代变革的钟声,当技术浪潮与消费代际的交织冲刷市场的航向,当算力、AI、自动驾驶、5G这些新概念打造出一个个新赛点,百年汽车产业已然走入十字路口。

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市场格局时,会发现一个有趣且值得深思的现象。一家百年的德国豪华巨头正成为解构传统豪华规则的“破局者”,更准确的说,它竟在继承与发展中用创新改变游戏规则,又一次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3月26日,2025宝马中国创新日在宝马北京研发中心举行。宝马中国团队不仅展示了“新世代”智能座舱、AI融合与电子电气架构的跨越式突破,更宣告了宝马的百年“驾驶乐趣”基因持续焕新,迸发出蓬勃而独特的生命力。

智能座舱:以人为本的感官革命

如今手握消费主权的新时代消费者要的不仅是四个轮子的移动工具,或者是身份认同的符号,更期待的是承载数字游牧生活的智能终端。这种消费意识的跃迁催生出“苛求”的需求:每一分预算都要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而最直观的载体就是智能座舱。

审视当下市场,自主品牌堆砌屏幕的打法已显得审美疲劳,乏于革新的豪华品牌只能收割保守派,而宝马新世代带来的超感智能座舱,却正在以划时代人机交互重塑汽车驾乘体验。

宝马的智能座舱革新始于对驾驶者视觉与注意力的科学解构。基于“视觉锥”理论,座舱内的信息被分层布局:核心驾驶数据(如车速、导航)置于驾驶者中央视野,而娱乐与舒适功能则分布于周边区域。这种设计通过减少视线切换频率,将驾驶者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路况上,真正实现“眼不离路,手不离方向盘”,这是一种机械与人体需求的和谐共鸣。

与此同时,宝马用“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取代传统仪表盘,将4K级信息投射至纳米涂层风挡玻璃,即便在强光或佩戴偏光墨镜时也能清晰可见。这一创新不仅让传统仪表盘“消失”,宝马还创新带来纵向双辐方向盘,令“三九点”握持感更贴合,极限操控更稳定。

这些进化可不是什么凭空想象的黑科技,而是宝马团队深入研究了600万中国宝马用户的驾驶习惯和视线数据,得出的一套最符合人类本能的交互设计,这就是新世代车型智能座舱的体贴之处。一场"以人为本"的感官革命正悄然上演。

不仅如此,宝马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还支持拟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及开放生态整合,能够实现精准意图捕捉、复杂指令解析、模糊语义理解及严谨逻辑推演,打造“秒懂”用户需求的智能交互体验。

宝马还将在4月份上海车展率先展示 “用车专家Car Genius”和“出行伴侣Travel Companion” 两大AI智能体,进一步拓展智能座舱的应用场景。这两大AI Agent展现完备的智能交互能力,实现移动出行、第三空间与生态服务的无缝链接。

智能驾控:驾趣迈入2.0时代

当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叠加电机堆砌出惊人的数据,给人们留下一种能轻松获得强劲动力,解锁“高性能车”的错觉,而宝马深深懂得“马力易得,驾趣难寻”。

基于此,宝马新世代展现了将“驾驶乐趣”这一百年基因注入智能时代的雄心。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BMW不是将智能设备置于车轮之上,而是将其融入汽车的骨骼和血脉,创造颠覆认知的驾驶动态表现,让每个驾驶者都能获得到像顶级赛车手一样的感受。”

创造颠覆认知的驾驶动态表现的基础就是宝马自研的“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这项技术就像汽车的神经中枢,把动力系统和底盘控制这两个原本各自为政的家伙,灵活地结合在了一起,集成动力传动、制动、能量回收等核心功能,并通过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将决策延时压缩至1毫秒内,处理速度较以往提升10倍。

以此为基础的宝马的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则是通过软件凝聚了宝马在驾驶动态领域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技术积淀。从纽博格林北环的极限调校,到赛场竞技的千锤百炼,宝马积累的动态性能相关的海量经验和决策方案都将汇聚于此。

通过“驾控超级大脑”与精准调校的宝马动态性能控制软件协同配合,这意味着搭载相关技术的新世代车型,能更好的预判弯道、精准分配扭矩,甚至在湿滑路面瞬间调整车身姿态,实现在各种驾驶场景下都可为驾驶者带来更加顺畅的操控体验。

这就是宝马,永远为消费者带来顶级的驾驶乐趣。

当然,新世代车型除了拥有更灵活的“大脑”,还拥有了更健壮的体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为宝马软件定义汽车的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土化生态:多点布局炼就“中国式智能”

现在豪华品牌车企普遍面临两个痛点,一个是性能与智能的平衡,另一个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融合,而从宝马发布一系列新技术、新功能来看无疑已经成功破题。究其根本,主要还是宝马通过持续深化研发布局,构建了全方位创新生态,以体系化实力引领技术革新。

站在全球智能化浪潮冲击的最前沿,宝马的研发布局将自研和合作的精华兼收并蓄,毕竟若面对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而无视,如入宝山空手回。

宝马在中国构建了北京、上海、沈阳、南京四大研发中心,涵盖软件开发、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研发。此外,宝马还创建了宝马诚迈、领悦北京、领悦南京三大软件公司,作为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数字化核心力量,其覆盖从汽车软件开发、客户体验优化到企业级IT解决方案的全链路软件交付,推动宝马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领先地位。

比如新世代车型所搭载的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中,不少颇具亮点的本土化设计就是由2018年成立的Skylab人机交互设计团队打造的,共针对近100项细节功能进行本土优化,无一界面不为中国而美。而中国也是除德国之外唯一设立SkyLab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研究中心的国家。

与此同时,进入创新合作2.0时代,宝马携手中国头部科技企业共创共研,打造“中国创新朋友圈”,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发展。

3月26日,宝马与阿里巴巴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加速AI 大语言模型上车。基于全球领先的通义大模型,以斑马元神AI为基础,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采用双方共同开发的宝马定制AI引擎,并将在2026年率先搭载在中国生产的BMW新世代车型。

3月17日,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宣布已达成合作协议:宝马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基于HarmonyOS NEXT开发多元化智能应用与功能,聚焦高频场景需求,为用户打造无缝衔接的全场景智能体验。

动力电池领域的合作更是源远流长,宝马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始于2012年,推动其成为行业领导者;2017年起,宝马率先布局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并联合产学研机构,建立动力电池闭环回收体系。

现如今,为突破动力电池技术瓶颈,宝马还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共同攻坚大圆柱电芯技术的工业化量产,为新世代车型提供技术支持,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写在最后:

宝马的创新日不仅是一场技术大秀,更是一份关于转型的宣言:宝马坚守以人为本的驾乘体验,用智能创造机械的温度;宝马守护智能时代的驾驶乐趣,让其纯粹如初;宝马拥抱中国市场的变革与竞争,更视其为创新突破的沃土。以及在这背后,宝马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将会继续驱动创新,用“新世代”撬动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