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从哲学智慧到商业实践:"月印万川"照亮中骥建设集团出海之路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砍柴网 时间:2025-03-31 10:32:36

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的当下,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如何顺利拓展、如何保障资金与人员安全,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难题。月印万川国际公益基金会秉持“全球共建、全球共享”的发展理念,构建起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的资源网络,开创独具商业价值的出海范式,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强大的后盾支持。

一、月印万川:中国企业出海的“向导”与“舵手”

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59.7亿美元。在这波出海浪潮中,月印万川国际公益基金会打造的“护航生态”正引发业界关注。通过整合海外高端人脉资源、搭建政府沟通桥梁、直接对接项目核心、建立安全预警系统、聚焦社会公益等举措,已累计推动超50亿美元海外项目落地,是企业出海当之无愧的“向导”与“舵手”。

据了解,月印万川国际公益基金会创立于2014年,由基金会主席央金卓玛牵头100多家国内企业投资10亿元人民币发起,目前已与世界120多个驻华使馆及几十个国家政府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超200多家中国大型企业加入并成为会员单位;在十几个国家开展持续关爱慢性病儿童和残疾儿童、保护妇女权利、保护环境和珍贵野生动物等不同领域的社会公益项目;并为许多国家的大型项目提供了资金与技术支持。

“月印万川”源自南宋朱熹理学,寓意真理普照万物,暗示万物虽形态各异,却共享内在联系,在中国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意涵深远,它诠释了自然界不因差异而排斥他者的包容性,就像再高的山也挡不住光芒一样。月印万川国际公益基金会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框架之中,使之成为国际交流发展与经贸合作共生的坚实纽带。

基金会独创的“公益信用背书”机制,通过强大的海外高级资源背景,为企业提供包括市场调研、政策咨询、资金保障等全方位支持,有效保障企业在海外的资金安全和人身安全,务实开拓海外投资市场,形成新型商业竞争力。

月印万川国际公益基金会主席央金卓玛表示:“真正的全球化不是资本的单向输出,而是价值观的共情共振。”随着7亿元公益资金的持续投入,这种以社会责任为纽带的出海新模式,正在重塑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格局。

二、中骥建设集团:月印万川助力下的出海典范

在中骥建设集团的发展历程中,月印万川国际公益基金会的助力不可或缺。作为一家多元化产业投资的集团公司,中骥建设集团在新能源、无人机、智慧农业、国际物流、文旅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这些成就的形成背后,离不开月印万川的有力支持。

1. 新能源领域的突破

中骥建设集团在新能源光伏风电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依托月印万川的强大海外资源,集团成功开发了多个大中型地面电站项目,累计总开发规模达6GW。这些项目的成功,不仅提升了集团的行业地位,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领域树立了标杆。

2.智慧农业的创新实践

中骥建设集团拥有创新的无人驾驶农机与智慧农场生态技术,在月印万川的全链路赋能下,构建了“技术出海-产业共生-价值反哺”的智慧农业全球化范式,通过对外输出融合多模态感知、AI决策与云端协同的“数字农服解决方案”,结合全球气候带与耕作文化大数据模型,成功在中亚、东欧等地区打造定制化智慧农场。同步以“智能硬件+SaaS服务+数字培训”铁三角模式,系统性提升中骥建设集团海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中国智慧农业方案成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结语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这一论调备受企业瞩目。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建,从商业逐利到价值共生,月印万川国际公益基金会正在重塑中国出海的底层逻辑,让公益资源成为战略资产,让社会责任转化为商业竞争力,帮助中国企业进入出海3.0时代,在百年变局的世纪变局中,这种以责任为锚点的全球化实践,或许正是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