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昨天闭幕,本次论坛上首次发布了《聚合型智能产业发展报告》。
我国首次发布聚合型智能产业发展报告
聚合型智能产业是指一个由多个智能技术领域交叉融合形成的综合性产业生态。记者了解到,基于人工智能为技术底座的智能汽车、低空飞行器、具身智能等在技术、产业链、管理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根据具体场景的不同,共享基础模型相同率可达70%~80%,高效推进各智能终端发展。以低空飞行器为例,最为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条等等,供应链有70%以上可以和新能源汽车做到共享。
沃飞长空首席营销官 费岚:比如低空飞行器可以从现在新能源车规模化的效应中,快速地取得非常好的收益,在规模上能够快速形成产能。
此外,以摄像头为例,这项技术在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汽车上是技术同源的。数据显示,一般智能机器人的安装是3~8个左右,智能汽车为3~12个左右。截至2024年底我国汽车产业机器人渗透率已达62%,较五年前翻两番,形成“研发-制造-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新生态。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 车能融合不断提速
今年的百人会论坛首次设立“绿色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融合发展”分论坛,围绕这个全新议题,不少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蔚来此前一直投入换电领域,截至今年3月已落地3206座换电站。不久前,他们宣布联手宁德时代,要共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共推换电技术的统一标准。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我们在过去两年也跟7家汽车公司达成了换电从技术到运营方面的战略合作。换电的生态发展,一直都是用开放协作的精神,去和整个汽车产业同步发展。
这家参会企业则在“车网互动”方面不断发力。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在这个月,他们的换电站已正式接入上海电网,全天候参与电网互动。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联席董事长 张建平:既是换电站,也是储能站,二站合一,储能如果只让汽车去用,它的浪费就非常大,而汽车如果通过换电,它有10%、20%参与电网互动,就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价值。
当前,新能源汽车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互动正在重塑能源发展格局,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将加大力度推动汽车和电网深度融合。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 黄学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充放电设施与智能电网大数据、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新型技术的深度融合,指导各地依托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探索,创新开展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设施智能改造升级。
售后市场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新生态
记者注意到,不少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积极转型,将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紧密衔接。汽车售后市场服务领域也构建起了新的生态。
记者了解到,依托强大的服务履约与供应链体系,这个平台以数据化联动线上线下,对下沉市场撬动显著:在新能源车相关品类中,轮胎销量同比激增8倍,充电桩安装订单增长150%。
京东集团副总裁 缪钦:我们有两千多万的新能源车主,在新能源的趋势之下,2024年我们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已经占比超过了50%。而且这个趋势在持续地增长下去。
另一家以传统售后服务见长的企业,也在加速转向新能源赛道。其转型成果从用户数据上清晰可见:2024年,他们线上平台新能源交易用户同比增长105%,达到270万,占到总交易用户数的11%以上。
途虎养车CEO 胡晓东:新能源车它其实有更多的一些个性化的需求,从C端得到的一些需求反馈到我们的生产端,做到C2M的链路打通,服务的用户数上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等于是翻了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但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不到2万家,全国仅30%的汽车维修点具备三电维修资质。专家指出,这样的供需缺口正在驱动后市场服务链、生态链不断升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永伟:现在汽车正在由购买制造转向使用为主的阶段,在使用阶段会创造大量的服务,带动很多的业态的成长,这个市场规模初步估算也至少4万亿,应该更加重视。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罗宏进 杨子清 魏欣然 王颖)
实习编辑:金怡杉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