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政企互动在广东,民企发展正当时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云飞 实投财经 时间:2025-03-31 09:30:25

为深入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的号召,近日,证监会上市司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携手广东证监局、佛山市政府,一同走进广东佛山的民营上市公司,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工作,将“政策面”的温暖精准送达“生产线”,向市场传递出支持优质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公司目前发展面临着哪些痛点和难点?还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帮忙解决?大家尽管把困难和需求提出来,我们今天就在现场办公,全力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走访调研团队一到企业,便直击企业痛点与难点,围绕“企业当前最大的困难有哪些”“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发展”等关键问题,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负责人和业务主管人员面对面交流,展开了一场场深入的“头脑风暴”。“量身定制”政策服务,成为此次走访调研的一大亮点,旨在助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大信心。

广东省,凭借其占据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宛如一片孕育民营经济发展的肥沃热土。近年来,辖区内的民营上市公司积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突破高质量发展“天花板”。它们围绕材料创新、设备工艺等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迈进,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走访调研过程中,监管部门详细了解相关公司的业务模式、产品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认真倾听公司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并针对性地提供一对一“答疑解惑”。同时,鼓励公司勇担时代使命,主动作为,积极利用股债融资工具加大创新研发投入,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整合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树立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形象,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民营经济,作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在A股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A股近2/3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中民企占比约八成,新三板中民企占九成。为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证监会积极会同地方政府走访上市公司,推动解决民营上市公司实际问题。截至2024年底,已成功推动解决或回应460家民营上市公司共608个具体诉求或意见建议。此外,证监会还指导指数公司发布民企高端装备、港股内地企业50等5项涉民营企业指数,多维度表征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发展状况,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民营上市公司。

广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当前,广东省共有609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约占全省上市总数的70%,研发强度达4.5%,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过35%,产业集群度高、研发强度高、外向型经济度高特征显著。广州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圳的电子元器件、佛山的智能家电和陶瓷产业链、东莞的智能终端,各产业链各具优势又相互协同,培育了一大批民营企业龙头链主企业。近期,广东省出台《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专节提到“着力激发上市民营主体市场活力”,鼓励地市完善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项目的支持政策,为上市公司“走出去”提供投融资审核、出入境证件、社保税收服务等便利。

为持续优化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环境,2024年以来,广东证监局建立健全“统一收集”“多方协同”“分类办理”“跟踪回访”四个机制,联合省市地方政府、沪深北交易所等持续开展上市公司走访活动。累计走访上市公司282家,覆盖率超62%,收集了经营扩产、融资发展、环评审批、税费补贴、行业发展等可能制约公司发展的各类诉求建议200余项,并分层分类处理,推动诉求百分百回应。同时,将走访与政策宣讲、监管服务、行业交流有机结合,以点带面推动走访取得实效。

走访调研一行表示,实地走访是贴近市场、增强监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重要方式。当前,各辖区上市公司走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上市公司走访已逐渐常态化。下一步,力争实现走访“全覆盖”,认真倾听企业心声,切实解决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困难,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助力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共同绘就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