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高翔
2025年3月,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分享了宝马集团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的洞察,强调通过创新、合作与市场驱动,实现产业可持续增长。
高翔指出,2025年标志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从技术验证阶段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转型的重要转折点。他表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1300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40.9%,连续十年保持全球冠军地位。”此外,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将超过60%,L3和L4级自动驾驶的城市试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智能汽车、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城市将融合成庞大的生态系统。
宝马集团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愿景高度契合。高翔特别强调:“增长、创新与合作,是宝马进入中国市场30年以来一直关注的三个主要话题。”2024年宝马在全球售出超过245万辆乘用车,其中中国市场约交付71.5万辆,包括超过10万辆纯电汽车。宝马未来将继续扩大在华布局,2026年将在沈阳的数字智慧工厂(iFACTORY)投产新世代车型。2025年3月14日,首辆国产新世代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
技术创新方面,宝马正全面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型。高翔介绍:“宝马将成为全球首家同时获得德国批准在同一辆汽车中配备L2级辅助驾驶和L3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的制造商。”此外,宝马也正加速开发车载数字生态,与华为、阿里巴巴等中国本土企业展开深入合作,以鸿蒙系统和大语言模型构建智能化出行体验。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深化合作中,宝马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合作网络。高翔透露,宝马已联合超过300家中国企业及研究机构,共同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第六代大圆柱电池就是我们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合作伙伴的典型成果”。
针对未来高质量增长,他提出三个关键建议:
首先,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平衡AI创新与安全责任,促进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
其次,加强国际政策与标准协调。高翔表示:“中国、欧盟、德国在自动驾驶、脱碳和数字化方面有很多共同领域,宝马愿意积极参与相关的协调与合作。”
最后,他强调市场驱动下的健康增长与技术开放。高翔呼吁:“下一阶段的产业发展应侧重于市场驱动,以消费者需求、良性竞争、技术突破为核心,避免内卷式竞争。”他还建议,中国应保持技术开放态度,发展纯电动汽车、插混汽车、燃料电池车以及高效内燃机技术,确保长期繁荣与客户多样化选择。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编辑|李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