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此前的业绩波动,李宁进入了缓慢的修整期。
3月27日,李宁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集团收入达286.7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上升3.9%。毛利为141.5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上升6.0%。集团整体毛利率为49.4%,较2023年提升1个百分点。
对于所有服装企业来说,2024年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3%。
因此,对于经历了市值暴跌再休整的李宁来说,稳健经营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主题。
对此,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在业绩发布后的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因为外部市场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此基础上,还是希望企业有一个灵活对应的状态,不能以追求规模进入风险不可控的状态。基调不变,整体的思路依然是该攻的攻,该守的守,该控的控,该调的调。”
对此李宁集团采取了“该守的守,该攻的攻”的策略。一方面,对于一些不必要、非有效产出的地方进行了费用的管控,通过大采买体系进行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对于运动资源的投入,提升消费者和市场对李宁专业品牌认知度等方向,仍在持续加大投入。
财报指出,集团将继续围绕“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核心战略开展执行工作。对于未来业绩,李宁集团副总裁、CFO赵东升表示,预期2025年全年收入保持同比持平,2025年将继续加大对品牌建设核心品类的投入。
在这份稳中有升的财报的带动下,李宁股价一度上涨4.72%,最终收于17.16港元,较前一日上涨0.35%。
多品类进攻
在李宁持续专注的跑步、篮球、综训、羽毛球、乒乓球和运动生活六大核心品类中,跑步品类产品市场表现最为突出,零售流水增长25%。
这也符合李宁对于这一品类的整体预期。据钱炜介绍,为了扩大跑步类零售的生意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2024年李宁做了多种投入。围绕赤兔、超轻、飞电这三大核心跑鞋IP,进行持续深耕,从而带动着三大系列销售突破1060万双。同年,公司的专业跑步产品助力国内外运动员夺得66个马拉松及越野赛冠军,累计登台128次。
其中,2024年推出的全新中底科技“超䨻”。并且䨻科技平台在六年时间内完成了4次应用突破,实现了从“单一技术”到“四大科技”的平台构建,并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矩阵化和产品系列迭代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专业品类战略的推动下,李宁集团鞋类业务占比从48.5%增至49.9%,营收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
并且在近十年来,李宁集团的研发投入超过35亿元,去年这一数字更是增长了9.3%。
此外,对于另一个重要流水品类篮球产品流水下降21%的问题,钱炜解释道,“去年篮球品类零售流水有下降,其实这是我们主动控制的下降,进行有效的控货,目的是提升篮球产品核心竞争力。因为有些量并不带来规模的增长,反而带来乱价行为,损害李宁篮球品类核心价值。”
除了进一步巩固已有品类的市场地位以外,持续拓展新品类也是李宁核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据悉,2024年李宁集团的商品宽度已增加30%至40%。现已启动了从户外运动、高尔夫、网球到匹克球等多个新品类的进一步探索。
“整体上,我们认为李宁是一个专业的运动品牌。在专业的品类中,我们一定要提升专业的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专业运动品牌的背书和加持,为品类的落地带来更多的链接。”
渠道“守城”
相比产品侧的多维尝试,李宁在线下渠道的经营上则遭遇了多方位的挑战。
赵东升在业绩会上指出,在零售运营方面,全年日均客流承压,同比下滑10%至20%中段,整体线下零售流水同比下降低单位数。年内整体成交率略微改善,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线下折扣同比加深0.5个百分点,线下平均件单价下降低单位数,销售数量受客流压力影响也下降低单位数。
但仅仅拉高折扣,对于改善整体经营状况的效果,仍值得商榷。
钱炜表示,“我们稳健经营的核心是保证毛利率,不能因为追求规模带来大量折扣率的加深,而带来盈利能力空间的减少。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的毛利率2024年对比2023年有所改善,代表着我们在控制毛利率方面是以企业经营质量为核心。”
因此,提升渠道的经营效率,成为了2024年,以及未来长期的重中之重。
财报指出,在高层级市场,集团持续提升单店效率;有序关闭亏损严重的门店,使渠道布局更趋合理,从而有效提升渠道整体效率。同时,集团积极扩张新兴市场版图,积极开设新店,还深入核心商业体,拓展第二卖场,逐步扩大新兴市场占有率。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宁牌(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常规店、旗舰店、中国李宁时尚店、工厂店、多品牌集合店的销售点数量为7585家,同比净减少83家;经销商41家(包括中国李宁时尚店渠道),同比净减少5家。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度的推进9代店升级,目前9代店数量已超1026家,平均月店效大概约36万元。
也正是基于对线下渠道的持续优化,让李宁全渠道库销比维持在4个月的水平,库存周转天数达到64天。
钱炜表示,李宁建立了真正意义上体系化的库存管理。去年底已经把今年的库存目标定好了,分解到半年度和每个季度,再分解到每个月,分解到每一周,都会基于整体管控目标落实到全渠道的库存管理,每周都会跨部门进行整体进度管理。
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早在2024年上半年,钱炜就曾强调,2024年核心不以规模增长为主要目标,稳健经营、控制风险是一整年经营的基调。
而目前李宁所做的各种努力,都是在力图建立一个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运营体系。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当生意外部环境流水发生巨大变化,当消费市场跟我们预期不一样,可能会带来库存过多或者过少的时候,以每一周进行判断和应对,从而保证整年度的库存健康和可控。”(本文首发于,作者|谢璇,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