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导”“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结构生物学家”……万蕊雪身上有诸多标签。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万蕊雪作为科技女性代表参加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并接受记者专访。
作为生物学基础研究一线的科研人员,万蕊雪专注于研究剪切体结构与RNA剪切机理,旨在从分子层面了解RNA剪接的底层逻辑,以挖掘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并基于研究成果,指导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开发。
RNA剪接是人体每个细胞中都会发生的基础过程,对基因表达至关重要。“我们之所以能跑能跳、能够交流……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基因表达,如果基因表达过程出现紊乱,会导致疾病。因此,RNA剪接过程极其重要。”万蕊雪解释称。
90后的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为攻克“结构生物学的终极挑战”——剪接体三维结构解析及工作机理作出了诸多重要贡献。2016年,万蕊雪入选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18年,获《科学》杂志以及多家顶级科研机构联合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2022年,她又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谈及为何选择生命科学研究,万蕊雪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学时期就对生物学很感兴趣,大学时选择了中山大学的海洋学院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大学期间,万蕊雪逐渐意识到自己对于生物健康更感兴趣。2013年本科毕业后,她决定转换赛道,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师从施一公院士。
取得诸多成绩,万蕊雪在访谈中却多次用“幸运”来形容自己取得的成就。
“我很幸运能加入施一公老师的实验室,接受了良好的科研训练。在博士期间,我以生物学最核心的问题作为科研目标,将RNA剪切作为研究方向。我非常用心地对待这个研究课题,每天都在想如何回答更深层级的分子机理问题,就是在日思夜想的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成果。”
作为一名从“高考大省”河南走出去的科学家,万蕊雪向记者表示,河南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这为自己的科研之路打下了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也对自己大有裨益。
此外,万蕊雪也有计划与老家高校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西湖大学实行独立实验室制度,每个老师所在的实验室都可以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实验室自由合作,今年我也会去郑州大学做学术报告,希望与老家的科研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与联系。”
在论坛发言环节,万蕊雪对女性科研工作者寄语时特别提到,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会后,万蕊雪告诉记者,这是她特别喜欢的一句话,也与母校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校训一脉相承。
“脚踏实地在科研中尤为关键,意味着每一步都要扎实进行,从设计到执行实验,再到分析结果,不断循环,以此推动课题进展。每一步都需取得坚实的实验证据。”万蕊雪称。仰望星空,则是指目光要长远。在课题选择时,不应盲目追热点,而应批判性地判断该领域最重要的问题,并勇于挑战难题。正如施一公老师所教导的,要aim high,把目标定得长远,专注于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热爱,这是科研道路上最强大的驱动力。”万蕊雪说。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