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3月28日召开的国常会上指出,要做好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工作,进一步拓宽覆盖面。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更好发展。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从2015年至今,我国已经建成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3月29日,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外贸要打开新的空间,就需要新的模式、新的业态,跨境电商是最为现实并且有基础的。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认为,跨境电商不仅是我国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还是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支撑。本次国常会举措的核心突破点是监管创新与生态优化。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
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0.8%
综合实验区覆盖31个省区市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做好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工作,进一步拓宽覆盖面。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更好发展。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跨境电商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到了2.63万亿元,增长10.8%,比2020年多了1万亿元。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我国也已经建成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白明认为,外贸要打开新空间,就需要新的模式、新的业态,而跨境电商是最为现实的。中国是电商大国,同时又是贸易大国,两者的基础可以结合起来。我国跨境电商比较接地气,每个地方情况不同,本地综合试验区的内容也不完全一样,需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试验跨境电商发展。
宋向清提到,跨境电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地位十分重要,不仅是我国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还是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支撑。去年的数据表明,跨境电商在外贸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跨境电商推动了跨境电商物流、支付、营销等一大批新行业的成长,激活了仓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活力,倒逼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形态转型,提升了制造业价值链地位,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外,跨境电商使企业能够更加直接便利地接触到国际市场,掌握全球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据此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以对接国际产品需求为目标,实现传统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通过监管创新降低制度性成本
生态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宋向清认为,国常会关于跨境电商的最新部署精准回应了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诉求,即通过监管创新降低制度性成本,通过生态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监管创新与生态优化是核心突破点。
其中,监管创新可以体现在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如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减少企业申报时间和成本。此外,还可以探索对跨境电商商品实行分类监管,对于低风险商品实行快速通关,对于高风险商品加强检验检疫和监管力度。税务监管创新突破点在于从“事后稽查”到“数据治税”,优化跨境电商税收政策,如对跨境电商企业实行增值税、消费税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外汇监管创新突破点在于从“管制”到“便利化”,可以体现在简化外汇收支手续,提高外汇收支的便利性。数据流动监管创新突破点在于从“安全管控”到“合规流通”,可以体现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制定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评估办法,确保数据在跨境流动中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白明十分关注这次提到的“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白明认为,跨境电商发展,监管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如何处理好监管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个长期问题。对于跨境电商这种线上交易模式,各种线上的监管手段也要有跟进,将原来线下的成功经验移植到线上来。比如可追溯的要求,可以在线上对产品质量进行担保,对于税务这类监管盲区则可以积极开发人工智能与跨境电商的结合点,利用好最新技术。
宋向清认为,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着物流成本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建设难度大、法律法规不完善、支付风险增加,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等困境。要摆脱困境和降低风险,首先需要优化物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另外,要加强法律法规研究和合规经营,以降低法律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刘亚洲
编辑 郭庄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