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中国政企联手助力废旧锂电池回收……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小兵资讯看新闻 时间:2025-03-30 04:02:03

锂电在线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上升,其回收利用问题备受关注。

据了解,我国首批大规模新能源汽车销售集中在2016-2020年,按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8年计算,预计2025-2027年将迎来首批退役高峰。

2024年3月以来,国家推行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更助推了新能源汽车退役高峰的提前到来。

专家测算表示,2025年被普遍认为是关键节点,退役动力电池量将显著增长,预计将达104万吨。

那么,如此大规模的“退役”电池,该如何安全高效地回收利用呢?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让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无法回避的“必答题”。据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面对如此庞大的退役电池洪流,政府与行业深度协同,才能更好构建可持续的绿色循环体系。从政策顶层设计到企业创新实践,一场政企联动的“回收革命”正在中国加速推进。

3月21日,天津子牙经开区与巴特瑞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强化双方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产业集聚优势,是“技术+平台+政策”三重优势的叠加,将有效推动子牙经开区建成全国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

3月24日,潼南区与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绿色精细拆解、深加工处理和回用、助推打造成渝氢走廊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政企协同

从“各自为战”到“生态共建”

过去,政府监管与企业行动存在割据现象,政策框架模糊导致企业投资谨慎,技术瓶颈又制约政策落地。如今,双方正通过“责任共担、资源共享、利益共赢”模式打破僵局。

政府主导搭建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比亚迪等企业同步开放电池编码数据库,实现“一池一码”精准追踪。

动力电池回收不是简单的“废品买卖”,而是涉及技术、政策、商业模式的系统工程。当政府以制度构建信任基石,企业以创新打开价值空间,这场绿色革命便有了可持续的根基。从一台车的电池退役,到一个城市的矿产重生,中国正在用政企协同的智慧,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解题样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